為了避免讓王登庫有所察覺,駱養性和宋棋找的也都是一些早年參與過王登庫的生意,而最近跟他並沒有什麼來往的人物,或者再直白一點來,駱養性和宋棋找來的,實際上就是三個之前在王登庫那裏做過事,後來又離開了的夥計。
不過也好在隻有三個夥計,人數並不多,要是像王登庫招募的民夫那樣有上百個,那這間客棧肯定早就裝不下了,而且會引起王登庫的察覺。
三個夥計被莫名其妙地秘密找了過來,直到現在為止,他們也不知道找他們來的到底是誰,隻知道是一個大官,至於找他們有什麼事情,那他們就更不知道了。
“人見過大人。”不管怎麼,找他們來的人都是他們根本無法仰望的存在,他們也很明白這一點,所以被帶來見駱養性的時候,也很老實地跪在地上大禮參拜。
當然駱養性可不像蕭木那樣在後世現代社會生活過,對於別人向自己下跪這樣的事情並沒有感到任何的不適,所以他也就沒有任何要讓這三個夥計站起身來的打算。
“知道為什麼找你們過來嗎?”駱養性先是問了一個十分開放性的問題,這實際上是問話技巧的一種體現,一方麵避免直接開門見山讓對方有所準備,一方麵也能給對方帶來強有力的心裏震懾,尤其是在這古代大明王朝,普通民在大官麵前,更是心中恐懼。
也同樣正是因為這是古代的大明王朝,是很講究“忠誠”的概念的,放到具體的例子上來講,那就是商人手下幹活的夥計,正常情況下都是會“從一而終”,不會輕易離開的,像蕭木所在的現代社會,哪家給的錢多就去哪家,跳槽如吃飯的年代裏生活的人是很難理解這一點的。
所以駱養性才找了這三個已經不在王登庫那裏做事的人,這無疑是十分高明的,既然這三個人離開了王登庫那裏,那就明他們並不是什麼“忠心耿耿”之類的人物,肯定不會為王登庫保守什麼秘密。或者,他們也有可能根本就是在王登庫那裏受到了不公的待遇,這才離開的,這樣他們就更不會幫王登庫隱瞞事實的真相了,不定還會因為心中的怨恨而主動地交代。
不過這也需要駱養性這邊先給予他們信心,因為傻子都知道王登庫肯定是有著不的勢力,要是今這麼輕易地出賣了他,不定晚上回去就會遭到嚴厲的報複,所以這三個夥計在平日裏肯定不會多事,主動地去向官府舉報王登庫的情況——而給他們信心的方法有很多種,但先的一點,則是要樹立自己的絕對權威。
“回大人,人不知。”三個夥計的回答也是異口同聲,此時他們還不知道眼前這個大官的用意是什麼,每個人的心裏全都緊張極了,而這種緊張感,正是駱養性所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