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零三章 公允(2 / 2)

在沒有充分的證據的情況下,蕭木這邊就沒有辦法直接處罰他們兩個直接參與搜查的太監——在蕭木看來,公允地處置這件事情,維持崇禎皇帝的名聲,是最重要的,或者,在任何的情況下,維持崇禎皇帝的良好名聲對於蕭木來永遠都是放在第一位的。

當然了,實際上這種皇宮之中一個宮女和兩個太監之間的這點雞毛蒜皮的事,不管蕭木這個皇上怎麼處理都不會有人三道四,也根本不會影響到崇禎皇帝在後世的名聲。畢竟要是這麼一點芝麻大的事都要記錄的話,那大明的史官早就累死了,大明已經開國二百多年,曆經了十幾個皇帝,都按照這種方式記錄的話,他們的實錄豈不是要堆成山,用卡車都裝不下了,要動用火車皮才行?

其實蕭木會有這麼多的顧慮主要還是由於受到了後世現代化高等教育的影響,畢竟在蕭木生活在後世的法製社會。所以在蕭木看來,判案最最重要的當然就是證據,如果沒有證據,即便那兩個太監再怎麼可疑,自己再怎麼不相信他們的話,也不能隨便定他們的罪,——即便自己是皇帝,沒有人敢對此三道四,但蕭木還是過不去自己心裏的那一道關。

不過雖然這樣,但這並不代表蕭木沒有其他的辦法,因為那兩個太監索要過賄賂的事情實在是太明顯了,任何一個智力正常的人都可以看得出來,蕭木當然不可能就這麼白白地放過他們兩個,因為如果他們真的索要過賄賂的話,那他們以前肯定也沒少做過類似的事情,隻要仔仔細細地調查的話,肯定能查出來,已大明東廠在這方麵的能力來講,區區兩個普通的太監,把他們的底細查上一個底朝並沒有什麼難度。

所以對於這兩個太監到底有沒有索要賄賂這件事情,蕭木不打算立刻做出判決,而是決定再繼續追查一下,這樣不但能夠找到充分的證據,而且還很有可能挖出他們以前幹過的勾當。這樣處理,肯定不會有人會認為自己處事不公,對於崇禎皇帝的名聲也不會有任何不好的影響——還是那句話,就算蕭木不這麼做,也不會有什麼影響。

而且還有一點,至於蕭木心中擔心的別人會以為“自己是看那個宮女長得好看所以才相信了她的話”,這樣的事情倒還真的不是沒有道理。雖然大明朝的原著居民不會有這樣“大逆不道”的想法,但畢竟還有那麼一個異類坐在自己身邊呢,這個人當然就是林檎。蕭木可以百分百地肯定,要是自己在沒有充分證據的情況下就治了這兩個太監的罪,時候肯定會遭到林檎的嘲笑,自己是被那宮女楚楚可憐的樣子給迷惑了——無論是開玩笑也好,還是真的也好,林檎肯定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