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九章 填鴨(2 / 2)

林檎馬上就給出了肯定的答複,“當然,因為填鴨式的教育方式才是最有效率的教育方式!隻有用這種方法才能在最短時間內,花費最少的代價培養出一批科學方麵的可用之才。”

“填鴨式教育才是最有效率的教育方式,這道理是誰教你的……”蕭木有些崩潰地重複著林檎的這句話,“你們年的思想觀念真是奇怪得很,至少在我們7年的時候都早就開始提倡要給學生減負,把書本變薄,多多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了,我原本以為你們年這一方麵肯定已經做得想當然完善了呢……”

“那些都是方夜譚!”林檎把手一揮,十分不屑地道,“想要擁有真才實學,還想不付出努力的代價,世上哪裏來的那麼多好事?”

蕭木也不得不承認林檎得確實很有道理,因為畢竟自己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自己的智力頭腦巔峰時代,確實正是在接受著極致的填鴨式教育的高中時期到來的。而在進入了大學,享受了“自由”的學術氛圍的熏陶之後,自己非但沒有取得什麼學術成果,反而連畢業都十分困難,隻得到了一個“經濟學都是偽科學”的這樣一個類似於借口的結論。

隻是雖然暫且接受了林檎的那套“填鴨式”教育模式(反正這套教育模式又不會蕭木本人身上),但蕭木卻並沒有對林檎的這個主意完全認可,因為還有一個十分嚴峻的問題擺在他們眼前:“那麼,我該到哪去找那種合適的‘生源’去呢?畢竟在眼下的大明社會,隻要是讀書識字的,都是想著科舉做官的。對於科學技術感興趣的讀書人,恐怕是打著燈籠也難尋啊,就算是用優厚的待遇暫時招來一些人,恐怕將來一旦他們有了穩定的收入,便又會想著回去研究四書五經,參加科舉去了……”

“這確實是一個問題。”林檎裝模作樣地認真思考著,為什麼她是裝模作樣呢?因為即便是蕭木都可以很明顯地看出來,林檎壓根就沒有思考——實際上林檎的思考也就僅僅持續了兩秒鍾,便用像是恍然大悟的語氣道:“所以,我們為什麼要找那種半路出家的大明朝讀書人呢?眼下不是有更加合適的人選嗎?”

林檎的“大明朝讀書人”、還有“眼下”、“更合適的人選”的字眼,成功地讓蕭木產生了一個不大不得誤會:“喂喂,你難不成是像要讓我親自去跟徐光啟學習科學技術吧?我可是大明的皇上,就算我要學,徐光啟敢教,但我學會了也沒有什麼機會施展啊……”

“你對你的智力水平怎麼總是充滿了莫名其妙的自信?”林檎毫不猶豫地鄙視了蕭木一把,“我的合適人選當然不可能是你。”

——“這個智障。”林檎在心裏補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