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章 生芽(2 / 2)

還好蕭木總算還是有些急智——蕭木現自己在麵臨危機的急智方麵確實很有賦,在用那個明知故問的問題成功地拖延了一會時間之後,他終於想到了一個自認為對於甘薯種植十分重要、同樣也認為十分有必要告訴徐光啟的事情。於是蕭木便不再接著去問那些低智商的問題,而是開口道:“朕聽聞甘薯此物放置久了便會生芽,不知可否能夠把生了芽的甘薯直接埋到土中,然後待其生長,最後直至成熟,結出更多的甘薯?”

這種方式毫無疑問是可行的,蕭木回想著自己以前中學時候接受的教育,這種繁殖方式應該是屬於“無性繁殖”的範疇,最後長出的薯藤的性狀不會有任何的改變,這也就完全可以保證品種的穩定,所以隻需要找到一種高產的品種,然後便可以通過這種無性繁殖的方式大量地種植了。

尤其是這種把本來可以拿來吃的甘薯直接埋到地下,是為了長出更多的番薯供人食用的方式,讓蕭木有了一種把錢埋到土裏,然後等著秋收獲更多的錢的感覺。實際上讓蕭木產生這樣想法的原因是他覺得可以用來繁殖的芽的甘薯肯定是不的一塊,而不像其他的農作物一樣,種子都是的一粒。

當然其他的農作物也都是這樣的情況,作為埋到土裏醞釀著豐收的種子,實際上對於農民來都是實打實的可以拿來吃的糧食,隻不過在蕭木的後世,農業上的種子都是從育種公司直接買來的,已經沒有農民會自己留存來年的種子了。

徐光啟此時的心中充滿的震驚,因為甘薯這種作物在大明還屬於一個新鮮事物,尤其是在北方幾乎還沒有人種植過,就更不用見過或者吃過了,但皇上在這種情況下卻能夠出甘薯的一大特點,由此可見,皇上平日裏在甘薯這種作物上麵是做足了功課,想必也是花費了大量的時間精力去進行了解的。

徐光啟回答道:“回皇上,確實如此,甘薯在適宜的溫度下本身便會芽,芽之後的甘薯雖然仍可食用但效果卻大不如前。一塊甘薯往往會生出多顆嫩芽,可將甘薯切成塊,然後埋於地下,便可得到多棵薯藤。臣打算先找出適合在北方種植的薯種,然後再采用此法快擴大規模。”

徐光啟耐心地替皇上解釋道,心裏則是欣慰地想著:“皇上肯定是早已將我之前呈送的《甘叔疏》通讀,不然的話,怎麼可能會對甘薯又如此的了解?”

蕭木聽了徐光啟的回答,心裏也是知道自己原來想多了,“地瓜放久了會芽,然後埋到土裏會長出新的地瓜,這種最基本事情,作為一個能寫出《甘薯疏》的大科學家來,怎麼可能不知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