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清醒與挽留(2 / 2)

盡管林檎如此地抓緊時間,但女人畢竟是麻煩的動物,尤其是古代的女人,更尤其是古代宮廷的貴人,從裝扮到服飾,每一項都講究到無以複加的地步,讓林檎感到麻煩得不能再麻煩了,林檎一再催促之下,雖一切從簡,但還是消耗了許多的時間。

所以當林檎趕到蕭木這裏的時候,她也隻能遺憾地現,來宗道已經被叫來了,而且蕭木似乎已經跟他聊了有一會的樣子。

林檎走進了大殿,現蕭木在看見自己之後露出的表情十分複雜,就是那種得意之間還帶著一點無奈,總之是一種十分矛盾,就算是後世的國際影帝在沒有切身實地感受的情況下也不見得能做出來的表情。

林檎倒是一眼就明白了蕭木這個表情的含義——得意這個恐怕是因為自己做完的分析出現了錯誤,來宗道的辭官並不是單純地勸諫蕭木的一種方式,而是真心實意地不想繼續再擔任輔一職,這樣的話,無奈的表情自然也很容易理解,既然來宗道辭官的願望十分強烈,蕭木對此感到頭疼,當然也就不奇怪了。

由於之前是背對殿門坐著,所以來宗道並沒有第一時間現進來的林檎,而是在看到皇上臉上表情的變化之後,這才看到原來是皇後娘娘來了,於是當即又跪下行禮:

“臣來宗道,叩見娘娘。”

林檎自然也是示意來宗道不必多禮,趕緊起身,幾人相互寒暄了幾句,林檎和來宗道都坐到了各自位子上,蕭木又開始聊起了正題:

“我大明正值多事之秋,朕每每想來,朝中總是缺少可用之才,朕也常感抱憾。愛卿久居內閣,為政經驗豐富,正可為朕多多分憂,為何突然萌生去意,難道愛卿真要辭官歸隱,離朕而去?”

“回皇上,臣已年老體衰,老眼昏花,不堪大任。”來宗道先來了一套辭官慣用的陳詞濫調,然後繼續道,“且我大明如今確為多事之秋,關外女真奪我遼東,立偽號後金,定偽都與沈陽,實乃我大明心腹之患;西南雲貴土司,多有不服朝廷者,自啟年間,便常有狼心狗肺之徒,如奢崇明、安邦彥之流,起兵犯上作亂,朝廷雖多方圍剿,成功平叛,但仍存隱患,不可不防;近年氣候反常,陝(shan)西等地尤甚,諸多州縣顆粒無收,加之地方官員貪墨,橫征暴斂之下,日後恐將生出民變,同樣形勢嚴峻。”

來宗道大體分析了一下大明眼下的形勢,確實是到了十分危險的時候,隨即便繼續道:“值此多事之秋,正是需要能臣幹吏之時,臣無才無能,忝為輔,上無法為皇上分憂,下不能為百姓解難,實在是沒有資格再屍位素餐。臣敢請皇上選賢任能,內閣輔之位,非德才兼備之人不可擔任,如此我大明才可早日中興。”

總而言之,言而總之,來宗道了一大堆的意思就是大明現在形勢不好,我這個人沒什麼本事,繼續當輔恐怕要壞事,所以皇上還是另找能人吧。

蕭木自然不會輕易認可來宗道的這套法,在他眼裏,大明朝中這些個大臣根本就沒有什麼本質上的區別,大家同樣都是經過科舉考試產生的讀書人,處理問題的方式也是大同異,換誰當輔都不會有什麼奇跡生。

而且在以蕭木對這段曆史的認知,在明朝末年這段時間之內,似乎也並沒有什麼像是諸葛亮那種非常出名的宰輔之臣出現。

既然換誰都差不多,那就幹脆不要換這個輔,還是繼續由來宗道來當最好了,這同樣還能避免官場的動蕩,這種官場動蕩無疑會對大明的朝政帶來很嚴重的不良影響。

事實也確實如此,在原本的曆史上,崇禎皇帝在位的十幾年中,前後擔任過內閣大學士的官員竟然有五十人之多,最後的事實也證明了,換了這麼多的閣老對於大明的社稷並沒有什麼幫助。

所以蕭木還是繼續苦苦挽留來宗道,勸他繼續留在內閣幫助自己。

但無奈蕭木並沒有拿出什麼有力的論據,論起長篇大論講道理的水平也不是來宗道的對手,所以始終沒有辦法服來宗道放棄辭官的打算。

坐在一旁旁觀的林檎同樣也在思索,想著辦法幫助蕭木挽留來宗道,但也同樣沒有想到什麼好主意。就在林檎努力思考的時候,她現蕭木突然站起了身子,大喝一聲:

“來宗道!你可知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