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暈倒與假裝(2 / 2)

林檎可不是大明王朝的人,著名的“狼來了”的故事自然是聽過的,既然蕭木此前已經假裝過暈倒一次,那麼蕭木這次的暈倒,在林檎眼裏當然同樣還是假裝的了,就算蕭木剛剛的表演確實十分得逼真完美、無懈可擊,對林檎來也終歸隻是表演,也就隻能騙騙那些大臣們,卻逃不過林檎她的火眼金睛。

所以林檎的心裏對於蕭木的“病情”並沒有十分緊張,反倒是對蕭木這種“不負責任”的做法存有一絲埋怨。當然了,這些都隻能是在心裏想的,在表麵上,林檎作為大明的皇後,自然表現的十分緊張和著急,把對皇上龍體的擔心和焦慮全都寫在了臉上,所有的人看到之後都對皇後娘娘更加的敬服了。如果蕭木此時能夠看到林檎的表現的話,也肯定會認為林檎不去拍電影那影後簡直太浪費了……

林檎緊張地趕到了蕭木的寢宮,王承恩也已經派人把太醫請了過來——果然還是蕭木和林檎的老熟人,傳總李時珍的弟子李太醫,林檎自然沒有任何耽擱,立刻請李太醫來為皇上診脈。

李太醫自然恭敬地從命,簡單地準備了一下之後,便開始仔細地為皇上診起脈來,臉上露出十分認真的表情,林檎和王承恩等人全都安靜地在旁等候,沒有出任何聲音,一麵影響到李太醫診脈。

王承恩和其他的太監宮女當然不知道蕭木裝暈的黑曆史,對於皇上昏倒的事情自然是自內心地感到緊張,王承恩在緊張的同時也有些自責,對自己的疏忽感到痛恨:自己光看到了皇上這兩能多吃一碗飯,還在心裏為此高興,但卻忽略了明明皇上每讀書已經十分勞累,自己卻還多嘴,引得皇上去了內書堂授課的現場,這才暈倒的,如果不是自己多事的話,萬歲爺自然也就不會有事。

與王承恩的緊張和自責不同,林檎雖然表麵上也表現得十分焦急,但內心裏想的卻完全是另外的東西,比如:“李時珍這個人似乎在嘉靖皇帝在位的時候就已經很有名了,到現在都快半個世紀了,也不知道這個李太醫到底是不是李時珍的徒弟,不過這個李太醫的歲數看起來也不了,這個事估計還是靠譜的。”

揣測了一番李太醫的師從,林檎又替蕭木考慮了起來:“不得不,這個蕭木還真挺厲害的,裝暈能裝得這麼像,竟然能一動不動地保持了這麼長的時間,要是換成了我,肯定早就渾身難受,四處癢了。果然這個蕭木不光長了一顆木頭腦袋,身子也全都是木頭身子。”

王承恩和林檎各自想著心事,很快李太醫就診好了脈,起身對林檎施禮道:“啟稟娘娘,皇上近來是否過於勞累?”

“過於勞累?這個家夥整無所事事,早朝都沒見去上過,怎麼可能會過於勞累?”林檎在心裏想著,隻是還沒來得及開口回複,就被王承恩搶先回答了:

“不錯,萬歲爺每都請錢謙益錢大人和周延儒周大人來宮裏講書,晚上用過晚膳之後也還是用心讀書,每都睡得很晚。”

李太醫的問題正好問到了關鍵的地方,跟王承恩方才在心中所想的簡直不謀而合,王承恩在心裏感慨李太醫果然醫術高明的同時,便沒有控製住自己,脫口而出,搶在了林檎的前麵回答了李太醫的問題。

完之後王承恩才意識到自己的失禮之處,不過好在皇後娘娘並沒有什麼怪罪的意思,這也讓王承恩送了一口氣。

林檎聽王承恩都已經這樣了,當然也順著這個意思繼續往下講,“不錯,皇上近日來讀書確實十分用心,本宮看在眼裏,也時常勸慰皇上適當休息,但皇上還是手不釋卷,日夜讀書……”

林檎後麵的話得她自己都有些不好意思了,什麼蕭木手不釋卷,什麼自己也經常勸慰,倒不如蕭木每找錢謙益和周延儒來講述是由於自己催促的緣故,不然以蕭木三打魚兩曬網的態度,估計早就把讀書的事情忘到九霄雲外去了,哪還能做到什麼“手不釋卷”?

不過這些事情其他人當然一概不知,隻有蕭木和林檎兩個人知道,況且林檎是皇後娘娘,她的話自然也沒有人覺得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