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效果與緊張(2 / 2)

總而言之,蕭木和林檎聽了錢謙益講解了一個多時辰,也差不多快要到了內書堂那邊開講的時間,蕭木便宣布今就講到這裏。錢謙益也收拾好書本打算告退,同時打算回去好好總結一下今的表現,找一找為什麼明明自己準備得很充分,但皇上聽起來的效果卻沒有那麼的原因。

“錢愛卿,請留步。”出乎錢謙益意料的是,他正要告退,卻被皇上留了下來,不知道還有什麼事情。難道皇上覺得自己講書辛苦,想要留自己用午飯?能得到皇上的賜宴那可是大的榮幸,但錢謙益轉念一想,今講解的效果並不是很好,皇上應該沒有自己吃飯的道理,而且現在還沒有到中午,也並不是吃飯的時間。

“看來皇上應該是又想到了一些曆史人物,要讓我給他們畫像。”錢謙益在心中得出了一個十分合理結論,畢竟曆史上的名臣**臣還有很多,誰也沒規定非要隻畫四位不可。

然而蕭木接下來的話證明了錢謙益腦中那十分合理的猜想結果跟正確答案完全不沾邊……

“今是內書堂開講的日子,朕決定京中三品以上官員全都前去現場觀看,錢愛卿就隨朕還有皇後一同前往吧。”蕭木道。

“臣,遵旨……”錢謙益條件反射一般地接下了蕭木的旨意,但此時的他大腦一片空白,不僅僅是因為他剛剛的猜測錯誤,更是因為他完全不理解為什麼要自己去看內書堂講課,而且不光是自己,京城所有三品以上的官員全都去看,皇上和皇後娘娘也要去看,內書堂本來也不是什麼重要的部門,負責的就是教宮裏太監念書識字的事情,為什麼皇上突然這麼重視起來了?

蕭木的命令,就好像後世的國家領導人,帶領著各部部長,親自前去觀摩某區居委會的科普教育活動,這樣的事情,就連新聞聯播都不知道該如何報道。

不過誰讓現在是大明呢,誰讓蕭木是皇上呢,蕭木的話就是聖旨,下麵做臣子的沒有選擇的餘地,理解也要執行,不理解同樣也要執行。更何況蕭木和林檎都認為這樣的活動十分有必要——至少在這個時代的大明,能讓蕭木和林檎兩個穿越者達成共識的決定,似乎沒什麼人能夠阻止。

內閣值房,輔來宗道和一幹閣老們正在忙著處理各地送來的奏折,針對各地報上來的問題,提出處理的意見,並且附上票擬,以待送往司禮監批紅,由於崇禎皇帝剛一上台就處置了魏忠賢一黨,宮中的宦官勢力實力大損,再加上皇上對來宗道等人十分信任,所以司禮監現在基本就是充當內閣的應聲蟲一樣的角色,對於來宗道等閣老的票擬,基本沒有什麼其他意見,全都一概批紅了事。

因此,來宗道等人也越來越覺得肩頭的擔子十分沉重,既然有幸承蒙皇上的信任,把大明的大事情都交給咱們處理,那就一定要替皇上分憂,把大明的江山治理好,這才不辜負皇上的信任,這些是閣老們每相互之間常常念叨的。至於生前給自己贏得一個良好的名聲,甚至成為一代賢臣,死後青史留名,則是他們自己在心裏暗自希望的。所謂“了卻君王下事,贏得生前身後名”,用來描述這幾個閣老們現在的狀態,則是再合適不過了。

所以閣老們在處理政務的時候也是心謹慎,畢竟現在所有人都知道宦官勢力大不如前,那麼如果大明江山形勢惡化的話,文官們最最常用,也是最最拿手的“宦官釀禍”的借口也失去作用,所有的責任都隻能他們自己承擔,這讓他們不能不仔細處事,生怕出現什麼疏漏。就連來宗道自己,最近也不再想著辭官歸田了,倒不是他沒有了這個心思,重新對勾心鬥角產生了興趣,而是因為近期處理政務的工作壓力過大,每都忙不過來,所以也就沒有什麼閑工夫去暢想辭官歸田之後的美好生活了。

雖然閣老們每都十分努力,但大明的形勢似乎並沒有得到什麼明顯的改善,能夠盡力維持現狀都已經讓他們感到異常的吃力,可以肯定的,現在的大明已經經受不起任何的災**,這讓閣老們的精神狀態高度緊張,內閣值房的氛圍也一直十分壓抑。

就在來宗道想著找些什麼話題舒緩一下氣氛的時候,王承恩進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