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駱養性在大興審問受阻的事情蕭木卻是完全不知道。 WwWCOM在蕭木看來,駱養性作為錦衣衛指揮使,大明王朝特務機構的席大頭目,審問一個犯人簡直是手到擒來的事情,給他三時間完全夠用,不定用不了三就會審出結果彙報上來,所以蕭木也沒有太把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此刻的蕭木正在跟林檎念叨周延儒的問題。
“二十一歲,連中兩元,這麼厲害的人物你肯定知道的吧?”蕭木問道,心裏想著能從林檎這了解一下周延儒的生平。
“十分抱歉。”林檎又是兩手一攤,故作遺憾地道,“以我對古代科舉製度的了解,二十一歲就能連中兩元確實十分厲害,不過這個周延儒的生平,我確實不是十分了解……”
“哎呀,我忘記了,你隻是研究文學,又不是研究曆史的,看來這個周延儒在文學史上沒有什麼地位。”蕭木一拍腦門,遺憾地道,隨即又抱怨了一句:“明明都能考中狀元的,怎麼就不寫一點好文章詩詞什麼的流傳後世?”
“曆史上的狀元有的是,也沒見有幾個狀元在文學史上有太高的地位。”林檎接過蕭木的話,給他分析道,“而且,一般能夠中狀元的人,自然會獲得官職,受到朝廷重用,整忙著處理政務、勾心鬥角還來不及,哪裏還有時間琢磨那些花鳥魚蟲、詩詞歌賦?”
“不錯。”蕭木也回想起自己以前對古代文學的了解:“那些出名的文學家、詩人之類的人物似乎大多是政治上不得誌的那種‘遷客騷人’,就像杜甫之類的。”
“不過,雖然周延儒本人的事情我不太懂,但是他在曆史上似乎跟錢謙益有些過節。”我在了解錢謙益的生平的時候好像有看到過,現在還有那麼一點點的印象。
“哦?有什麼過節?趕快講來聽聽?”蕭木好奇地問道。
“大概就是崇禎初年的時候,也不知道是現在之前還是之後,朝廷要推選閣老,錢謙益榜上有名,而周延儒卻沒有被推舉。”林檎努力地回憶道。
“所以周延儒就心懷不滿,跟錢謙益有了過節?”蕭木順藤摸瓜地問道。
“嗯…事情好像沒有那麼簡單,似乎還牽扯到了一個叫溫體仁的官員。”林檎答道。
“他們兩個人有過節,怎麼又冒出一個第三者出來?”蕭木不解地問道。
“我也記得不是很清楚,總之就是這個溫體仁也想入閣當閣老,就翻出了錢謙益的一樁陳年舊案,把錢謙益給拉了下來、”林檎一邊回想,一邊著。
“那這不應該是溫體仁和錢謙益之間的過節嗎?跟周延儒有什麼關係?”
“我不是還沒完嘛,你不要隨便插話!”林檎不耐煩地回答道,表示蕭木已經幹擾到了她回憶的思路。
蕭木隻好閉上了嘴巴,等著林檎接著講。
林檎又整理了一下思路,繼續道:“嗯,就是溫體仁找到了錢謙益以前主持科舉考試的時候作弊的案子,把這個事情給翻了出來,朝中的大臣沒有一個人讚同處罰錢謙益,隻有周延儒開口響應了溫體仁的主張。”
“嗯,錢謙益果然是文苑名流,朝中的朋友就是多……”蕭木念叨了一句,隨後又心翼翼地總結了一下,“那也就是,溫體仁和周延儒兩個人把錢謙益給扳倒了,所以他們之間就這樣生出了過節?”
“嗯,大概就是這個樣子。”
“按照你的法,那溫體仁和周延儒的力量也太過強大了吧?”蕭木又提出了自己的疑問,“滿朝大臣都反對的情況下,隻憑他們兩個就能扳倒錢謙益這個清流領袖?”
“這當然是有原因的,你可不要忘了,大明朝誰才是最大的!”林檎解釋道,“按照最常見的法,是崇禎皇帝本身很看好周延儒,想要讓他入閣,但朝廷推舉的結果並沒有周延儒,這讓崇禎皇帝很不滿意。溫體仁猜透了皇帝的心思,於是一手促成了扳倒錢謙益的事情,自然也獲得了崇禎皇帝的支持,從而讓周延儒成功地成為了閣老。”
“所以,溫體仁前後忙活了半,就是為了幫助周延儒的義務奉獻?”蕭木又有些無法理解溫體仁的動機。
“當然不是,溫體仁通過這個事情也得到了崇禎皇帝的賞識,後來也進入了內閣,成為了閣老。”林檎答道。
“我就嘛,這個溫體仁果然還是無利不起早!”蕭木恍然大悟。
“還有最後,溫體仁又故技重施,突然出手把當時已經是輔的周延儒給扳倒了,自己當上了內閣輔。”林檎最後交代了一下周延儒和溫體仁的結局,給整個講述畫上了句號,“不過具體的細節我就不太知道了,之前的那些,也不過是在了解錢謙益的生平的時候順帶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