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擬旨與思索(2 / 2)

但現在是皇上親自問了這個問題,這讓來宗道困惑不已,難道皇上通過特殊渠道得知皇太極將要犯境?但是叩關而入,直逼京師,放眼大明曆史,也不過土木堡之變和庚戌之變區區兩次,那皇太極想要做到這樣困難的事情,未免不太可能。

“朕隻是隨口問問,愛卿無需多慮,暢所欲言便是。”蕭木答道。

“回皇上,臣以為此事幾無可能,我大明九邊盡為精銳,遼東則有朝廷重金所建的關寧鐵騎,薊遼督師袁崇煥更是忠勇雙全之臣。我大明有此人坐鎮遼東,皇太極想要犯關絕不會輕易得逞,更遑論叩關而入,兵臨京城。”來宗道繼續道,“即便有一皇太極僥幸得以窺視神京,彼時朝廷形勢與如今相比定然相去甚遠,不可同日而語,因此,臣以為此事實在難以推測,臣也不敢妄言。”

“嗯,愛卿言之有理。時候不早了,愛卿也早些回去休息吧。”蕭木一邊著,一邊將來宗道送至殿門口。

“臣告退。”來宗道拜別了蕭木,退了出去。

“是啊,這種事情,就連大明的內閣輔也認為不可能生,換做一般的人,肯定也都不會相信的吧,即便是我,如果不是穿越而來,肯定也不會相信。”來宗道走後,蕭木獨自喃喃地道,“但是曆史上卻明白寫著確有其事,而且就在這一兩年之內了。”

本來蕭木還想要找人來了解一些關於袁崇煥的事情,但是受到了之前打聽公元紀年事情的教訓,讓蕭木不敢輕易找人詢問——問一個耶穌基督的問題就已經能夠引京城混亂,朝堂轟動了。現在清流官員和閹黨餘孽的爭鬥還沒有平息,此時打聽袁崇煥的事情,弄不好傳了出去,恐怕又要有人傳揚自己包庇閹黨、猜忌重臣,到時候引官場的新一輪混亂,可能就連大赦下的辦法都不一定管用了。

蕭木獨自思索了一陣,王承恩悄悄地出現在了身後:“皇上,夜深了,當心著涼。”

“嗯,朕的身體還沒那麼嬌嫩。”蕭木邊反駁邊返回了殿內。

“這個是閣老們草擬的旨意,你拿去用印,朕明日上朝要宣讀。”蕭木把來宗道草擬的聖旨遞給了王承恩。在根據蕭木對明朝政治一知半解的了解,好像內閣擬的旨意還要在宮裏的太監手裏轉一圈,才能成為真正的聖旨,但是現在這個旨意就是內閣當著蕭木本人的麵起草的,太監的權力再大,應該也沒有自己這個皇上大吧?

蕭木心裏這麼想著,把後續的事情交給了王承恩,在蕭木看來,王承恩肯定會走完這道聖旨該有的所有流程。畢竟這是自己當麵交代,明就要宣讀的,而且蕭木也想不出王承恩會有任何抵觸這份聖旨的動機——作為一個宦官,即便跟魏忠賢關係不怎麼樣,能惡心一下那些自命清高的清流大臣們,這對王承恩而言也不是什麼壞事。

……

在回府的路上,坐在轎子裏的來宗道也陷入了沉思。

本來被蕭木叫住的時候,來宗道以為皇上是要跟自己談一談平息黨爭之後這個內閣輔的人選問題,來宗道也做好了充分的準備,隻要皇上有一丁點的暗示,自己馬上就提出年老體衰,不堪大用,請求告老還鄉。但是跟預想不同的是,蕭木完全沒有想要讓自己退休的想法,盡管來宗道從來都認為自己這個輔隻是一個過渡的,當不長久,來宗道本人也絲毫沒有戀棧權位的想法,但是最近幾次來宗道認為時機十分合適的時候,蕭木都沒有表露出絲毫這方麵的意思。

然後,就在今晚,皇上把來宗道叫住,莫名提出的問題更是讓他感到十分疑惑:皇上怎麼會突然想到這樣的事情呢?建州女真,到了皇太極這一代,確實早已成為我大明的心腹之患,遼東防務近年持續吃緊,皇上有此擔心也並無道理,剛剛的奏對也不知能不能讓聖心稍安,袁崇煥在遼東可千萬不要搞出什麼亂子啊。

來宗道心裏思索著,忽然又想起了蕭木那“肯定會生下皇子,隻是機不可泄露”的話來,難道皇上今日所問,乃是太祖高皇帝在有靈,托夢告知皇上的嗎?不過這個想法隨即就被來宗道自己給否定了,畢竟“子不語怪力亂神”。

直到就寢之前,來宗道仍是若有所思,其夫人見狀之後詢問道:“老爺在為何事掛懷?”

也不知道是在回答夫人,還是自言自語,來宗道感歎道:“今後的日子,恐怕不會那麼簡單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