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茶館與梳理(2 / 2)

“這不是有個家裏親戚是錦衣衛的嗎?問問他不就知道了?”眾人想起了一開始在這吹牛的漢子,結果回頭一看,那漢子早就不見了蹤影。

“不好,我的錢袋不知道被誰偷走了!抓賊啊!”整個茶館頓時一片混亂。

……

整個京城到處都在上演類似的戲碼,不過蕭木自然還不知道這些事情。

想到了推算年份的方法,蕭木和林檎士氣大振,又恢複了信心,繼續進行著曆史知識的交流整理。蕭木麵前的紙上漸漸寫上了一些諸如皇太極、袁崇煥、洪承疇、李自成、吳三桂之類的名字。

兩人以前都沒有刻意地研究過這段曆史,所以隻是知道一些曆史的大事件,而且往往不知道這些事件具體生的時間,最後得到了一份十分粗糙的時間表。

這時間表有多粗糙?就是一張紙上,畫著一條線代表時間的走向,簡略地分成四個部分,然後蕭木和林檎根據回想往裏麵添內容:

崇禎初年,崇禎皇帝除掉了魏忠賢,解決了宦官集團——這正好是現在正在生的。然後就是皇太極帶著後金軍隊進關,兵臨京城,後來袁崇煥領兵回來勤王,再後來皇太極退走,袁崇煥被殺。至於皇太極到底是什麼時候來的,袁崇煥到底為什麼被殺了,蕭木和林檎都不知道。事實上,他們隻知道這段曆史在後世的爭議很大,甚至為什麼爭議很大,兩個人也都知之甚少。

崇禎中期,皇太極又帶著後金軍隊到關內劫掠了幾次,同時農民軍也越來越壯大,後金軍隊和農民軍此起彼伏,按下葫蘆又起了瓢,把崇禎忙的焦頭爛額。同樣的,這期間生了哪些具體的事件,這些事件都生在什麼時候,除了李自成和張獻忠這兩個後世有名的農民軍領袖之外,還有哪些農民軍領?兩個人也全都不清楚。

崇禎末期,兩個人都知道的就是洪承疇帶著明朝最後的全部精銳軍隊和清軍決戰——這個時候後金已經改國號為清了,至於什麼時候改的,嗬嗬,當然還是不知道。結果戰事不利,明軍斷糧遭到清軍的包圍,吳三桂他們提前逃跑,洪承疇被俘虜,然後投降。

再後來就是崇禎皇帝死後,吳三桂放清兵進入山海關,最終李自成失敗,清軍占領了北方大麵積的國土,然後明朝方麵則是在南方又建立了一些政權。不出意外的,兩個人對於南明的政權基本上沒有任何了解,最多隻是知道一些鄭成功、李定國之類的名人。

在整個過程中,貫穿整條時間線的就是持續不斷的惡劣氣候,同時伴隨著尖銳的社會矛盾,到處生著災**。

兩人把這些東西整理好的時候,太陽已經偏西了。

“嗯,看來也隻能整理出來這些信息了,跟我預想的相比差了不少啊。”蕭木道,

在他看來,結果完全沒能達到預期,經過了一番交流,兩個人完全沒能達到各自擁有兩個蘋果的效果,估計現在每人也就隻有一點二個蘋果,連半個都沒多出來:這其中大部分的事情要麼兩個人全都知道,要麼兩個人全都不知道。

“你知道你浪費了多麼寶貴的資源嗎?”蕭木再次痛心疾地問道,“你們那邊的什麼活動主辦方給你準備了那麼多詳細的資料,你怎麼就不好好看看!”

林檎又是兩手一攤:“你還好意思我,要不是你的影響,我又怎麼會被困在這裏回不去?”

蕭木知道現在埋怨這個也沒有用,歎息道:“哎,原本就沒奢望能有什麼金手指,但還是指望著能有一個銅手指,銀手指我都不要,隻要能有銅手指我就心滿意足了。可是現在看來,我們連銅手指也沒有啊,最多也就一個木手指,估計還不如石頭手指。”

林檎則是不以為然,道:“做人貴在知足,我們知道的已經夠多的了,如果原本曆史上的崇禎皇帝能知道這張紙上寫的情報,沒準明朝就不會亡國呢。”

“嗯,你的有理,如果這張紙上麵的東西讓皇太極知道了,估計我這個皇上更加當不了幾年了。”蕭木越越覺得恐怖,趕忙拿起了這張紙撕成碎片,“這上麵的東西我們都知道,也沒有必要留著了,要是讓後金的奸細得到了,那就全都完了。”

林檎則是罕見地對蕭木做法十分讚同,隨後表了她的看法:“當務之急,是要準備與皇太極的京城之戰,雖然不知道戰爭的具體時間,還是要早做準備為好。”

“言之有理,還要把袁崇煥的情況了解清楚。”蕭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