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一章 女魃(下)(1 / 2)

《山海經》中記載:“有人衣青衣,名曰黃帝女魃。 WwWCOM蚩尤作兵伐黃帝,黃帝乃令應龍攻之冀州之野。應龍畜水,蚩尤請風伯雨師,縱大風雨。黃帝乃下女曰魃,雨止,遂殺蚩尤。魃不得複上,所居不雨。叔均言之帝,後置之赤水之北。叔均乃為田祖。魃時亡之,所欲逐之者,令曰:‘神北行!’先除水道,決通溝瀆。”

大意是(直譯):有一個身披青衣的女人,叫黃帝女魃,蚩尤跟黃帝打仗,黃帝派出應龍,應龍放出大水,蚩尤便請來風伯和雨師,掀起狂風暴雨,黃帝又派出女魃,止住了暴風雨,然後(黃帝)戰勝了蚩尤。女魃因為神力受損,不能回到上,所居住的地方遲遲不下雨,叔均將這件事告訴了黃帝,黃帝就把她安置在赤水之北,叔均做了田祖,也就是田神。但女魃並不安分,常常四處逃亡,所到之處皆生大旱(寸草不生,顆粒無收,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百姓)想要驅逐她,就:“神啊,請往北邊走吧!”還要事先清除水道,並疏通大溝渠。

我自幼跟著師父學習五行八卦,學了快二十年,也隻是學到了些皮毛,並且,越修習越覺自身的遠遠不足。以前狗屁不懂時,就好比坐井觀,以為看到的就是全世界,很快將地、陰陽、五行、八卦、宇宙、自然變化無窮之理掌握住了,自美得不行。後來隨著學習的深入和年紀的增長,所接觸的東西越來越多,這個時候就好比爬到了井外,現地原來這樣寬廣,知識原來這般深奧,而我所了解到的,不過是冰山一角、滄海一粟,便再不敢隨便顯擺了。

但老話,書讀百遍,其義自見。因自幼便身處在那個環境下,耳濡目染,難免會形成一種條件反射——這倒不是瞎逞能,而是身體內在本能的一種反應,就好比飯吃進嘴裏要嚼,困的時候要合眼——在老喬提醒麵前這人鬼不分的東西是女魃時,我的腦子一瞬間便記起了《山海經》中關於女魃的記載。

女魃主火,宮位在南宮,因而《山海經》上,欲逐之,則令北行。北為坎宮,主水,水克火,遇水則得中道。中道,即中正之道。而且,從奇門遁甲上來講,北坎為休門,而開、休、生為三吉門。所以往北走,無論如何都是一條光明之道,必須要持之以恒地走、堅定不移地走!

那女魃的腦門就在我的巴掌下麵,幸而注意力被師弟引了過去。我借此電光火石之間,迅判斷出北方向,正是那古格銀眼大佛所在的位置,怪不得這女魃會在古格銀眼上露出馬腳。

不過,現在更加迫切緊急的,是女魃涎在師弟肩頭上的透明嬰兒,我的腦子七拐八拐疾風亂轉的這會功夫,嬰兒已經止住了哭聲。我心裏不由一咯噔,不好!怕是馬上就要化作一灘毒液了!

情急之下,完全是我身體本能的反應,徒手向師弟的肩膀捏上去,我手上還殘留著褐毛果子狸的血,可能還有我的血,不知道有沒有用,反正完全是急紅了眼,根本就想不了這麼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