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得李路來決定(2 / 2)

王嘉慶把話也得很透徹了,拉奮遠公司注資入股參與改製,目的就是要拉李路下水。他怎麼可能不知道香港永基集團想要注資紅星廠這件事情?

餘嘉豪問道,“王廠長,你是怎麼樣計劃的?”

王嘉慶道,“我分析上麵可能不會對新光明廠的控股權提出明確的要求,這是我最擔心的。國企改製,一旦控股權不在國家手裏,那是沒有什麼意義的。我希望奮遠公司能夠以超過香港永基集團的資金注入。未來如果是三方持股,香港永基集團持最少股份,這是最理想的狀態。”

“王廠長,實話實,我即便是有這個權利,恐怕也不好做決定。”餘嘉豪沉吟了一下子,道,“倒不是錢的問題,奮遠不缺這一兩個億的資金,甚至不需要從銀行貸款。主要是李路對新光明廠應該是有自己的想法,這個是我個人的判斷。”

“哦?”王嘉慶有些意外,“這個我倒是沒想過。餘總,你的判斷。”

餘嘉豪整理了一下子,沉聲道,“我認識李路的時候,他是光明廠保衛科的副科長。我記得很清楚,當時他直接找到招待所裏。那個時候我是電子廠的業務員,負責這一片的產品供銷。我當時答應和他合作,其實是出於光明廠保衛科副科長這個職務。光明廠是大型軍工廠,有這樣單位背書我放心很多。”

頓了頓,他道,“然後就有了奮遠公司,他獨到的遠見和大膽的作風,直接促使了奮遠的大步發展。在這樣的情況下,按常理來,他應該會辭掉光明廠包括後來的新光明廠的職務,專心做他的大老板。”

到這裏他笑了笑,道,“單單是奮遠這邊的資產,李路就超過了我認識的大部分香港富豪,你可以想象他到底多有錢。可是沒有,他不但沒有辭掉新光明廠的職務,而且還很用心的做這樣一份工作,甚至對新光明廠公安保衛處的工作更重視。至少過去一年時間裏,他是極少過問奮遠這邊的事務的,但是新光明廠那邊的事情,他都做到了親力親為或者親自過問。”

餘嘉豪看著王嘉慶,道,“這個現象不符合常理,因此,我認為李路對新光明廠,心裏是早就有其他想法的。”

王嘉慶一下子沉默了,他沒想到過這一點。作為官僚體係中的一員,他不可避免的有同樣的潛意識——做生意的都是沒有地位可言的,社會地位最高的當屬政府官員,甚至一名體製內的普通公務員都要比有成就的老板要牛氣。這樣的狀況會持續下去數十年得不到多大改變。

銀行一名普通職工因為心情不好就敢在當班時間把窗口關閉跑一邊去休息,何況政府單位的公務員。

因此,他下意識的認為,李路沒有辭掉公安保衛處副處長這個職務,是因為這個職務能夠給帶來許多紅星廠也好奮遠公司也罷,都帶不來的地位以及看不見的福利。

又恰恰是這些看不見的東西是讓事情變得事半功倍的重要因素。

王嘉慶的認為沒有錯,但早已經今非昔比。確切地,當李路談下了和波斯灣兩國兩筆超級軍火訂單之後,他的社會地位甚至政治地位,都不是區區一個公安保衛處副處長職務能相提並論的了。

由此,王嘉慶認為餘嘉豪的分析存在很大的合理性。

良久,王嘉慶問,“李路打算什麼時候回來?他打算什麼時候出現?眼下這個亂局,不能再這麼持續下去了。”

餘嘉豪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