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2章 老王的神操作(2 / 2)

在光鮮的態勢之下,能夠冷靜看到新光明廠頑疾的人,恐怕廠裏就隻有他王嘉慶一個人。一旦銷量受到影響,那麼這些問題就會迅速暴露出來,首當其衝的就是每個月的龐大的人員費用支出,尤其是三千多名離退休職工的保障費用。

三千多人啊!

鄭凱韻不關心產品,也不關心產品的競爭力,更不關心新光明廠的市場競爭力。王嘉慶不行,他必須得關心。一拖已經發力,全國還有那麼多拖拉機廠,甚至許多中型機械廠也開始涉足拖拉機廠的製造。

王嘉慶一直在考慮如何增強新光明廠的市場競爭力,拓展產品線是他的第一考慮,比如生產汽車。他為什麼堅決反對香港永基集團的注資,因為那和他規劃的發展戰略完全的不符,而且會給新光明廠戴上一個枷鎖。

他最希望的是和紅星廠展開深入的合作,進行汽車的生產。

而另一個原因是外貿。

鄭凱韻知道外貿很重要,創彙是第一大任務,但他不一定對外貿對新光明廠很重要這種意識。王嘉慶預料到,未來國內的拖拉機市場會越來越難混,加強對外出口是保持穩健利潤增長的最有效的手段。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和紅星廠保持密切的關係。

誰知道紅星廠是怎麼做到和那麼多國外貿易公司保持良好關係的?沒人知道,但是紅星廠就敢和新光明廠草簽了對美國出口履帶式拖拉機的合同!

同樣的承諾,等於是紅星廠給新光明廠打了包票,創彙,那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因此,麵對鄭凱韻一幫人明顯的針對李路出事後的一係列動作,觸及到了新光明廠的利益,王嘉慶根本不會猶豫就做出了站在紅星廠這邊的決定。

他怒懟省府領導憑借的不是情緒,而恰恰是因為他很冷靜,非常清楚新光明廠應該如何選擇才能保持著旺盛的活力!

實際上,能夠看到新光明廠隱藏著的頑疾,已經明了王嘉慶這位國企領導人具有許多人不具備的遠大的目光和洞察力。

反對,不是簡單的反對,而是經過了深思熟慮。

略微思索了一下,王嘉慶把香港永基集團要注資新光明廠的事情介紹了一遍,他沒有隱瞞,一五一十的講了出來,並且強調這是上麵給的政治任務。

餘嘉豪於是明白了,這對新光明廠絕對是一記重拳。

“王廠,我這邊,能夠提供什麼幫助?”餘嘉豪直截了當地問,鑒於李路和王嘉慶的關係,他也不會矯情。

王嘉慶沉聲道,“奮遠公司是港資合資企業,既然我沒辦法改變香港永基集團注資這件事情,那麼隻能再引進一家企業注資。”

“你希望奮遠公司注資新光明廠參與改製?”餘嘉豪大感意外,隨即馬上心裏為王嘉慶的這個策略叫好。

這樣的操作簡直完美!

餘嘉豪感到,他還是看了王嘉慶這個人,這個人太有頭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