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9章 必須要整頓一下子!(1 / 2)

呈現在方鶴成以及他的高參們麵前的是一副他們從來不敢想也不會去想的一幅畫麵,那應當是世界軍事強國才能擁有的狀況,此時此刻卻真真切切的隨著蘇童的介紹真實呈現。

哪怕再大陸軍主義,方鶴成以及他的高參們都不會忽略一個非常明顯的區別——艾布拉姆斯坦克是一款已經批量裝備部隊的大型裝備,也就是,和克萊斯勒防務公司合作搞合資工廠,誰也不能保證我國軍工人員能從這個項目裏學到多少技術和知識。

但是,H-107客機項目完全不一樣。

這是一款全新的百座量級支線客機,從無到有,我國軍工人員有大量的機會深入的全程參與。可以想象能夠在這個過程裏汲取多少養分,我國軍工人員的學習能力超強已經是公認的事實。

德國人不會也沒必要把技術藏著捏著,因為他們是戰敗國,他們甚至不被允許有超過規定的軍隊。而慢慢恢複起元氣的他們,會甘心淪為歐洲二流國家嗎?絕對不可能。有什麼辦法能夠擴大影響力賺更多的錢把經濟搞快一點?

一個龐大的市場。

華夏就是那個龐大的市場,最起碼,德國人看到了這個龐大的國家改開之後所展現出來的蓬勃的發展潛力,而同樣是人口大國的印度,甚至還有很多地方是封建主義社會。

因此,為了達到這個目的,德國人簡直是什麼技術都會傳輸——隻要華夏人提出要求來。

另一個時空裏,差不多的一款百座客機,德國人幾乎是哀求中國投入點錢加入進來一起研發,而那僅僅是幾千萬,後續數年也不過幾個億,而且是華夏幣。德國人承擔大部分的研發經費,並且一再降低自己的條件,隻有中國人能加入到這個項目裏來。

因為他們有著一個堅定的目標。

如果當年能實現,那麼現在上飛的就不是空客0,而是P係列。

可惜,時光無法倒流。

這便是李路當時頂著巨大的壓力讓自己的負債率飆升上百倍也要達成和西德BB公司合作的根本原因。未來的華夏民用航空市場,是每年數十億美元的龐大市場。在民用航空業高速飆車的十年間,華夏用在買飛機上麵的錢高達兩千億美元!

如果再拓展到軍用大飛機,那就是另一個更加複雜的話題了。

方鶴成沒有這些遠見,不僅僅是他,當前,全國範圍內,可以幾乎沒人能夠看到未來數十年裏民用航空領域的高速發展,因為誰也不敢想象未來的經濟發展會進入一個持續整整三十年並且不顯疲態的高速發展期,把神壇上的日本拽下來踩進了深淵。

蘇童也沒有更多要介紹的了,涉及到較為轉業的東西,首長也聽不懂,而蘇童同樣不可能做到像李路那樣能夠用通俗易懂的語言完全的講解。

因此,把基本情況完了之後,蘇童就打住。時間方麵也不允許更詳細的介紹,總計投資二十億美元的項目,攤開了詳細介紹那得上幾幾夜。

蘇童最後道,“首長,基本情況就是這樣。”

方鶴成很滿意地微微點頭,看向姚太航,問道,“老姚,你們的十號工程,和這個H客機,有什麼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