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關於民兵團的想法(2 / 2)

那不是合格的企業家該做的事情。

該不該做,李路決定了,其他人反對也沒有用,按照指示落實下去就是下一步工作。

萬山突然道,“班長,我有個想法。”

李路回頭看了眼,道,“。”

“新光明廠有民兵營,咱們紅星係的企業工廠,也完全能夠組建民兵團什麼的。幾個工廠加起來,一個團綽綽有餘。我之前看過相關的規定,陸港地區也在戰區範圍,紅星廠符合組建民兵部隊的條件。”萬山有些激動地道。

無疑,這個辦法如果可行,那麼大量的退伍兵的安置就有了絕好的去處——以民兵部隊的名義,平時參加工作搞生產,按照規定參加軍事訓練,打起仗來馬上就能拉起一支部隊支援前線。

這個辦法對於緩解紅星內部的反對聲音更是有些很好的效果——因為那是以國防的名義,地方政府的撥款不用想,至少二十年內不會有這種好事,但是勝在有政策方麵的支持,而且還能為企業帶來很好的聲譽。

李路有恍然開朗的的感覺,慢慢的思考著道,“民兵部隊不算是部隊,是地方組織的準軍事組織,不過指揮管理權必須得歸一級黨委。”

經過萬山這麼一提點,張衛偉的腦筋也活路了起來,道,“可以建議紅星工業園區管委會成立民兵團,紅星工業園管委會是地委的直屬機構,有這個權限的。咱們把組織軍事訓練的指揮管理權交給管委會,這不就得了?”

李路猛地一拍方向盤,道,“可行!這麼一來,別一千人,再來一千人,也沒有絲毫的壓力!”

民兵建設屬於國防建設的範疇,國家有這方麵的撥款,地方政府財政也有這方麵的預算,但是顯然少得可憐,哪怕到了三十年後富得流油的狀態,預算均分下來,用在國防建設方麵的也顯得過少。

不過,要的是一個名義,既可以解決大量接收退伍兵在體製層麵的隱患問題(你集結那麼多退伍兵想幹什麼?),又可以利用這一點來獲得比其他企業更好的政策方麵的優待(我為政府解決了大困難以情以理都應該給我一些優待政策)。

人工成本這個方麵,實際上紅星內部幾乎所有人都沒有放在第一位——當前人均工資隻不過四五十塊錢,哪怕是加上其他保障,人工成本都不會高到哪裏去。大家擔心的是,一下子把這麼多人納入紅星的薪資體係會形成巨大壓力——紅星薪資體係中的人工成本才是最高的。

劉貴鬆算過一筆賬,紅星薪資體係中一名最普通的職工的維持成本每個月都要在六百塊錢左右。平均下來已經過千了。這是一個讓人害怕的數據。也就是,維持紅星係體製內職工隊伍,每個月都要一百多萬元的支出。

能讓退伍兵弟兄們有一個安穩的工作,起碼能顧上一家老的溫飽,這是李路的底線。

經過萬山的啟示,李路甚至拓展開去想到了另一個絕佳的安置大量退伍兵的辦法來,堪稱完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