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4章 分豬肉(1 / 2)

來東攔著要往裏麵衝的屁孩們,擋住他們的視線,笑著對他們的家長,“同誌,孩子不太好看這麼血腥的場麵,嗬嗬。”

“這有啥,殺豬多新鮮。”來自東北的某職工大手一揮,嗬嗬笑道。

屁孩扒著大人的大腿把腦袋從兩腿之間擠出去,瞪著好奇的眼睛看那邊正在退豬毛。沒什麼害怕的,隻會想到豬肉的香味。

殺豬現場熱鬧哄哄,流水線作業。楊萬斤白刀子進紅刀子出,幹脆利落的把剩下的二十多頭豬給刺了,然後食堂師傅們在幫忙的職工協助下,先放血再滾水淋浴,隨即用鋒利的刮刀進行退豬毛,刮得白白的,緊接著就是轉移到另一張厚重的木質案台上,楊萬斤反客為主親自操刀進行切割。

“每戶幾斤?”楊萬斤問食堂的大師傅。

食堂的大師傅扭頭喊劉貴鬆,“劉主任!過來一下!”

劉貴鬆連忙跑過來,擦著額頭上的汗水,“羅師傅,怎麼了?”

食堂羅師傅是主廚,他指了指楊萬斤,,“這位楊同誌問咱們每戶分幾斤肉。”

劉貴鬆想了想,,“混搭著每戶十斤吧,沒問題吧,我叫幾個人過來幫著上稱。”

楊萬斤大手一揮,“不用,左右差不了半兩。”

他這算是客氣的了。

著,他手裏的尖刀就開始把案台上的大肥豬給開膛破肚,動作利索得很,叫人看了都吃驚不已。隨即,他換上刀背很厚重的專門剁骨頭的刀,精準無比的對大肥豬進行分筋錯骨。

很快,他把大肥豬給分成了幾個部分,從每一部分裏都取出一些來,這就成了一份。楊萬斤一指,道,“不信就稱一下,左右差不了半兩!”

羅師傅拿了稱稱了一下,當即驚呆:“謔!正好十斤!”

楊萬斤嗬嗬的笑了,道,“我楊萬斤殺了二十多年豬,手裏這把刀就沒出錯過,十斤那就是十斤。”

劉貴鬆豎起大拇指,“楊師傅,你是這個!交給你,我放心!”

他見過一次楊萬斤,知道楊萬斤是李路結拜二哥的父親。不過他這個佩服,完全是因為楊萬斤神乎其技的刀法和精準的分配。

“劉幹部,左右沒事,我就幫幫忙,幫你們幹一活,工錢是不收了的!”楊萬斤豪氣地揮手道。

劉貴鬆笑著,“太好了,那就辛苦你了楊師傅。”

食堂的廚師們都是專業的,殺豬分豬肉這些事情卻不太精通,這年月,手握殺豬刀的和手握方向盤的,都是高大上的職業,是大家羨慕的職業,也是很難獲得從業資格的職業。

楊萬斤這種技術的屠夫,差不多是屠宰廠裏的“八級鉗工”,是廠領導都要客客氣氣的職工。好嘛,有了楊萬斤的幫忙和指導,工作的效率一下子快了不少。職工家屬們排著長長的隊伍開始領取現殺的新鮮的豬肉。

操刀負責分配的那個人責任是絕對重大壓力絕對巨大的,因為就一頭豬而言,各個部位的豬肉都不一樣。比如排骨大概是最貴的了,但有些人可能就是喜歡五花肉,但是不可能根據個人的喜愛去分配,為了做到公平公正,必須要平均分配,甚至每一份的豬大腸的長度,都絕對不能有明顯的差距。

劉貴鬆也知道最容易出矛盾的地方是在這裏,因此提心吊膽的在那裏密切觀察著。結果他很快發現,想象中的場麵沒有出現。沒有人為了多要點肉而喋喋不休更沒有人為了要更好的豬肉而使什麼伎倆。

他看到的是,無論是領取豬肉的職工還是家屬,都井井有序地跟著隊伍走,然後拿距離自己最近的那一份豬肉,最後還向操刀師傅道一聲謝謝或者辛苦了。有家屬帶著孩子來,屁孩們沒有像之前那麼鬧了,墊著腳尖費力地拎起十斤重的豬肉,然後騰出一隻手向食堂的師傅行少先隊隊禮。

劉貴鬆忽然的發現,作為紅星廠的一員,他一直沒有意識到紅星廠核心精神八個字“忠廠愛國,振興中華”的真正體現是在哪裏。但是此時,他深刻地感受到了李路一直堅持用許多時間對職工家屬們進行軍事訓練、政治思想教育的良苦用心。

現在看來,當初反對李路的建設管理模式的人,都錯了。

整個領取豬肉的過程沒有發生任何矛盾,其樂融融的氣氛,大人孩臉上洋溢著的都是幸福快樂的微笑,他們對所有人都抱有感恩之心,對未來的生活充滿了信心和憧憬。

走到尾聲的時候,有不少職工家屬主動留下來,幫助食堂的人打水衝洗路麵收拾現場。更像是一家人,而沒有任何的等級上的區別。李路要求工作和生活要明確分開,工作上等級森嚴,要絕對服從命令,生活上要互相幫助像一家人那樣團結友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