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壽命才是限製國產航發的關鍵(2 / 2)

眼下,起碼李路手裏已經基本具備了這兩項基礎條件,尤其是加工工藝,五軸聯動數控機床的到手,讓紅星廠從沒有任何研製能力一躍成為國內有能力加工合格葉片的工廠!

眾所周知,發動機的壽命關鍵在於葉片,葉片越好,壽命越長。

姚太航顯而易見非常非常的清楚紅星廠具備的這兩項能力意味著什麼,尤其是加工工藝,他幾乎能夠看到S-7成品之後,第一次大修壽命能夠輕而易舉的突破兩千個飛行時。

別驅趕,你現在就是拿刀架在他脖子上,他也不會離開零號車間半步。他直接幹脆的要求在零號車間邊上建設研究所,把S-7航發的項目組就放在那裏。好在零號車間有些龐大的空間,他的要求全部得到了滿足。

這就是紅星廠零號研究所的由來了。

拿下S-7,紅星廠就有了一個絕對的招牌產品——一款可以用於軍用、民用飛機上的通用性良好的量產型航空渦扇發動機。李路還真的對Y10是否能夠投產沒有很迫切的期望。

情況發生了變化,現在的Y10,是一家私企的在研項目,而不是有政治、軍事考量的大飛機項目。換言之,李路考慮的是——這個客機搞出來,賣給誰?

當前國內的航空運輸業務體格,根本無法提供合格的市場,那需要時間。因此,李路對此並不著急。但是,S-7的進展,卻是他非常看重的。這顆心髒非常的重要。

而與西德BB公司合作研發百座級客機的意向,則有別於Y10,因為是與西德BB公司合作研發,李路不用太操心銷路問題。客機搞出來,目的就是為了賣,就是為了賺錢,達不到這個目的,任何企業都不會做,除非背後有國家因素,哪怕虧本再多也要搞出來。

因此,出於不同的考慮,李路和姚太航的看法殊途同歸,一致認為應該把重點放在S-7航發的研發上麵,而Y10的其他子項目,則可以適當的放緩。

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李路格外重視羅伊德的到來。以至於他沒有參加紅星廠慶祝元旦的活動,趕往了海濱招待所與羅伊德會麵。這個市委招待所自對外有條件開放以來,頻繁光顧的不是紅星廠的人就是紅星廠的客戶,當然紅星防務公司的客戶也不少。

相隔一個多月,羅伊德顯然是得到了BB公司上層的明確指示,此次與李路的會談,絕對不再是之前那樣的意向性明顯的會談。

果不其然,上午十點左右的時候,李路在海濱招待所三號樓見到羅伊德的時候,他帶了一個包括他在內有五名成員的團隊過來。

看見羅伊德那自信的笑容,李路忽然有一個想法——如果與BB公司合作研製的百座客機,能夠搭載S-7發動機,那將會是一種什麼樣的局麵?

也許世界航空界都會為此感到震驚呢吧?

注:今爆更個十幾二十章,弟兄們雄起砸月票,槍團威武霸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