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衛科李路的辦公室裏,下午的會議結束之後,李路把趙旭和劉向陽給叫到了這裏來,一起想辦法。
“一百五十台卡車不難弄,關鍵是隻有一個月的時間,這個沒辦法。”趙旭想破了腦袋也想不出個什麼好主意來。
“是啊,量多時間急。市麵上的卡車就那麼幾種,別陸港地區,估計搜羅全省的存貨,也很難在一個月內湊齊這麼多台車。向廠家訂貨就更不可能了。”劉向陽撓著腦袋焦急的思索著。
現在國內的卡車市場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許多廠商的訂單都排到兩三年後去了,哪裏有那個餘量擠出一百多台車來。
要這些車幹什麼,自用還是倒賣掉,李路不的情況下,他們不會問追根問底。跟李路的時間長了,大家都有了默契以及遵循——該知道的可以知道,不該問的絕對不會問,去執行就是了。
唐九拍來的電報提到的大生意,是一百五十台卡車,而且買主要求到貨的時間非常緊張。相對應的就是價格很好,並且全部使用黃金來進行支付。
李路在看報紙,找遍了所有的報紙,也沒有發現有些東南亞局勢的新聞。他隻能努力的回憶過往,唐九並沒有在電報裏交代清楚當地的局勢背景,這讓李路有些難以判斷。
買主要求送貨上門的。
這麼多卡車,怎樣送貨上門?
李路還在繼續翻看報紙,得了解清楚那邊的情況,然後才能決定這批生意做不做怎麼做。
一百五十台卡車,以解放A10為例,超過五百萬華夏幣的國內價值。賣到外麵去,而且送貨上門,價格自然更高。
李路是口水這筆生意的——他看中的是黃金支付,那可是杠杠的硬通貨。
他腦子裏想著,猛地一滯,思路回到解放A10型卡車上麵來。他似乎抓到了什麼,卻一下子沒有個清晰的頭緒。
“劉,去找找A10的相關資料。”李路指了指劉向陽。
劉向陽一時半會沒回過神來,“什麼A10?”
趙旭反應倒是快,“就是解放卡車吧?咱們廠裏用的老解放。”
“對,去,所有的相關資料找過來。”李路點頭道。
劉向陽馬上就去,趙旭起身,“科長,我去幫忙。”
李路點了根煙等著。
抽了三根煙,劉向陽和趙旭每人都抱著厚厚的泛黃了的牛皮資料袋一袋袋壘起來的走進了李路的辦公室,在辦公桌上麵放下,劉向陽抹了一把汗水,道,“三哥,所有的資料都在這了,從檔案室裏提出來的。我剛才問了一下檔案室的老李,我們廠前後購入了老解放一千多輛,資料多得很,不同年份生產的就有一套新的技術資料。”
李路馬上就拿起資料開始瀏覽,記憶慢慢的就蘇醒了過來,相關的片段不斷的湧現。
能夠一下子喚醒六七十年代人記憶的物件,老解放卡車絕對是排在第一位的。如果非要舉一個典型的例子的話——雷鋒同誌的許多經典照片就有解放A10卡車的身影,他是汽車兵,當年開的就是這款卡車。發生意外撞到電線杆砸到他的也是這款車。
從1956年開始生產,一直持續到1986年,整整生產了一百三十萬台。
如果是別的卡車,李路怕是沒有具體的記憶的,但是對於老解放,這款大批量裝備部隊服役數十年之久的第一款國產卡車,他是記憶猶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