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話到了這個地步,霍健華自然是很滿意的,連忙點頭答應下來。
葉雷陽笑了笑,做人不就是這樣麼,娛樂圈尤其如此,盡量結下一份善緣,雖然未必有人會雪中送炭,但不落井下石就好。
電影的拍攝不可能是像電視劇那樣按照劇集順序拍下來的,這是因為精益求精的緣故擺在那裏,所以電影是不可能將就著進行拍攝的。但是這話反過來,當特定條件擺在那裏的時候很多拍攝也必須要迅進行。
比如在場地受到限製時就要先從集中拍攝特定的場地戲份;在演員檔期出問題的時候就要集中拍攝特定演員的戲份。在季節和氣環境受到限製的時候也要集中抓住機會迅的進行拍攝,這樣會節省很多費用。
同樣的道理,道具、人物妝容、型,這些東西通通都需要去考慮。可是,既然如此的話那麼新的問題也就來了,當以上的這些條件都不受限製的時候,那該拍什麼戲?按照劇情的時間順序來嗎?
答案是否定的,因為這個時候劇組應該去拍一場接一場的那種簡單而又有示範性的戲份。
什麼叫簡單?那就是鏡頭固定、道具稀少、演員少、情節簡單,如果能夠動作少而對話多那就更好了。
那麼什麼又叫有示範性呢?這個答案更清楚,那就是盡量去找劇組裏經驗豐富的演員上馬,讓他們拍攝這些簡單的場景。
這樣做的目的其實很清晰。簡單和經驗豐富就意味成功概率極大,這樣就可以迅的順利完成拍攝,而後給劇組工作人員以及劇組中的新人演員帶來極大的信心,增強大家的積極性。而且從簡單的戲份開始演員也可以迅的進入狀態,為後來複雜的戲份打下基礎。
而這個被認為‘簡單’的《那些年》的第一場戲,徐敬蕾也已經選擇好了,那是一場廁所裏的戲份。
情節很簡單,在這場戲裏麵演配角的王凱要求霍健華替他代寫情書並代為傳遞,而霍健華反過來討價還價,如此而已。演員就需要兩個人,王凱和霍健華。這兩個人都不是沒拍過戲的新人,雖演技稱不上好,和那些老戲骨比起來差了不少,可在這個劇組裏麵已經是資曆最深的了,剩下的劉師師之類的,演戲經驗還不如他們倆呢,所以不用多了,隻能他們兩個上陣。而戲份的內容也很簡單,兩人並肩而立,站著便池那裏邊裝作撒尿邊話而已。拍攝的技術要求更簡單,在放置著便池的齊肩高腰牆後麵架起一個固定的機位即可。
所以,無論怎麼看這場戲都應該是出師大捷的。
不過。讓所有人都無奈的是,這場《那些年》劇組的處女戲偏偏就出師不利,前後竟然重拍了幾十遍!而且在這個過程中,劇組裏戲份僅次於主角霍健華的男二號王凱居然和導演徐敬蕾直接生了劇烈爭吵!(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