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什麼玩笑,外麵三十一攝氏度,蔣智這家夥居然張羅去吃飯,是他瘋了,還是自己瘋了?
蔣智看了幾個人的動作和表情之後,又看了看外麵,也明白了過來,尷尬的笑了笑,二話不直接回了自己的臥室。
葉雷陽笑了一下,對趙東健道:“外賣算我一份。”
完,也回了宿舍,留下麵麵相覷的趙東健和馬麗娜。
馬麗娜翻了一個白眼,忽然對於未來的合租生涯有點無奈了,這幾個家夥,根本就是還沒有擺脫大學時代那股子邋遢習慣。
“我……”趙東健張張嘴,話還沒有完,馬麗娜已經瞪著眼睛道:“你閉嘴,跟我買飯去。”
無奈的點點頭,趙東健隻能感慨,有女朋友的人果然不自由。
吃著馬麗娜和趙東健買回來的外賣,葉雷陽坐在電腦前,看著省廣播電台的資料。
省廣播電台的前身是一九三二年建立的濱州廣播電台。九一八事變之後被改名為濱州中央放送局。抗戰勝利之後重新回到了人民手中。開國大典期間省廣播電台用馬車拉著喇叭實況轉播了開國大典,讓全省人民第一時間收聽到了建國的消息。
而伴隨著時代的展,省廣播電台也開始了它跨越式的展,從最初的馬車直播到數字化的播出設備,從笨重的鋼絲錄音機到先進的d采訪機,從剪刀加漿糊的編播方式到無紙化辦公,從建台初期的二十幾個員工到現在的三百多名工作人員,從幾間平房到十萬平方米的現代化廣電大廈,省廣播電台見證了社會的展的同時,也堅實地走出了屬於自己的展道路。
隨著網絡技術的廣泛應用,特別是衛星電視、報業密集化布點的興起,廣播這一傳媒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衝擊。麵對壓力,迎接挑戰,省電台逐年加大對基礎設施的投入,九九年年投資三百多萬元,購進了數字化自動化播出設備,建立了音頻工作站,實現了節目數字化播出。二零零年十月,省廣播電台對節目進行了全麵的改版,並於今年年初搬遷到了最新的地址。
然而,廣播畢竟是廣播,隨著時代的展,葉雷陽記憶當中,用不了幾年,省廣播電台就要和省電視台合並。
而現在,則是省廣播電台領導們最後的一次努力了。
“在看什麼呢?”蔣智敲了敲門,走進來對葉雷陽問道。
葉雷陽聳聳肩,指了指電腦上的資料:“省廣播電台的資料,畢竟我就要去上班了,得了解一下環境啊。”
蔣智一陣無語:“拜托,這種大路貨一樣的資料,你能了解到什麼?”
葉雷陽笑了起來:“怎麼著,你還有內部消息啊?”
他也知道這麼查資料沒什麼效果,不過除了錢瑞卿之外,自己在省廣播電台又沒有熟人,楊梅家裏雖然在宣傳部門有關係,但葉雷陽不想因為這點事麻煩人家。
“要不然,我帶你去省廣播電台轉轉?
蔣智嘿嘿一笑,對葉雷陽道。
ps:急求月票!(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