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文華哈哈大笑了起來:“好,我這個老頭子就舍出去這張老臉,給你做個序。”
這是露臉的事情,他當然不會拒絕,畢竟這個噱頭擺在那裏,一個華夏人寫出來的暢銷北美的愛情,光是這個噱頭相信就會有人買賬的。
眼珠一轉,錢文華看向屋子裏的其他幾個老教授,嘿嘿一笑道:“你們幾個,這可是咱們濱州師大在校學生的作品,是不是也都推薦一下?”
這幾位雖然名聲不顯,但在文學圈子裏,卻都是赫赫有名資格甚老的前輩,有他們幫忙推薦的話,起碼在文藝界,敢於批評葉雷陽的人應該不會太多。這就是錢文華個人的考慮了,畢竟葉雷陽太年輕了,俗話木秀於林風必摧之,這麼年輕的暢銷書作家,很容易被人攻擊。最明顯的例子就是那個喜歡玩賽車的和身高一米五的,這兩個人是真正做到了書紅人紅,結果照樣被傳統文學界給罵了個狗血淋頭。
葉雷陽也是很久之後直到書正式上市的時候,才明白過來錢文華的苦心,不由得為有這麼一個愛護自己的長輩而感到高興,後來他也送給錢文華一份大禮。
幾個老教授互相看了看,索性點點頭答應了下來,一方麵是錢文華的麵子擺在那裏,另外一方麵,他們也覺得錢文華的有道理,濱州師大的學生就是自己的學生,葉雷陽隻是個年輕人,他的作品能夠出版,對學校的名譽也是一個宣傳。
幾個人閑聊了幾句,話題就到這一次省教育廳廳長楊立軍視察的事情上了。畢竟濱州師大並不屬於教育部直屬的學校,還要受省教育廳的管轄。
其實對於這種視察,學校方麵是既歡迎又害怕的,歡迎的原因是希望上級領導能夠看到自家的成績,龍顏大悅之後,自然是好處多多。俗話百聞不如一見,很多東西光是彙報是沒有用的,隻有實際考察之後才能夠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問題在於,任何人都不敢保證,領導下來視察看到的就一定是好的一麵,也有可能因為某些原因看到了不好的地方,到時候就不是政績而是劣跡了。
真要是出現那種情況,領導隨便一句話,可能有些人的烏紗帽就要丟了。
象牙塔裏麵的也是人,除了安心做學問的園丁,還有那些一心想著往上爬的投機分子、官迷。這些人對於自己仕途的看重,絕對要比對學生的責任心更強。所以每次上級視察,學校黨委的某些人,都是如履薄冰一般的緊張,重視程度堪比高考。
“這幫家夥,估計又要搞表麵文章了。”錢文華哼了一聲,也不管葉雷陽這個學生在場,直截了當的對幾位老友道。
葉雷陽沒話,心裏麵卻明白的很,古往今來,這種官樣文章哪裏其實都一樣的。(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