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爾紮克,法國家,被稱為現代法國之父,生於法國中部圖爾城一個中產者家庭,1816年入法律學校學習,畢業後不顧父母反對,毅然走上文學創作道路,但是第一部作品五幕詩體悲劇《克倫威爾》卻完全失敗。而後他與人合作從事滑稽和神怪的創作,曾一度棄文從商和經營企業,出版名著叢書等,均告失敗。商業和企業上的失敗使他債台高築,拖累終身,但也為他日後創作打下了厚實的生活基礎。189年,他表長篇《朱安黨人》,邁出了現實主義創作的第一步,181年出版的《驢皮記》使他聲名大震。他要使自己成為文學事業上的拿破侖,在至4年代以驚人的毅力創作了大量作品,一生創作甚豐,寫出了91部,塑造了兩千四百七十二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合稱《人間喜劇》。被譽為資本主義社會的百科全書。”
“在最偉大的人物中間,巴爾紮克是第一等的一個;在最優秀的人物中間,巴爾紮克是最高的一個。”
“巴爾紮克在《人間喜劇》中描寫了資產階級家庭的悲劇。《歐也妮葛朗台》當中在金錢原則的統治下,家庭成為人們互相欺騙掠奪的場所。而《高老頭》則展現了做女兒的耗盡父親的財產,然後把父親像一隻擠幹了的檸檬似的丟掉。至於《高利貸者》裏則描寫了做父親的為了金錢,逼死自己的妻子,又葬送了女兒的一生做母親的企圖霸占自己丈夫的遺囑,以便剝奪兒女的財產。”
陳講師開始娓娓道來,將《人間喜劇》的場景不斷拆開和重組,通過一些對比來闡述巴爾紮克的文字技巧和文學意境,一節課很快就不知不覺在他充滿渲染力的講解中飛快流過,黑板上隻寫有零星幾個關鍵詞語。
課間休息的時候,葉楓走到唐欣麵前了幾句話,似乎邀請唐欣一起吃晚飯,不過唐欣搖頭拒絕了,他也沒再堅持,很有風度的告辭離開。
而陳講師則滿意的點點頭,看來自己的提問還是很有效果的,不少人已經選擇離開。隨即他的眉頭就皺了皺,因為他看到葉雷陽居然坐到了唐欣的身後。笑了笑,有毅力是好事,不過在錯誤的道路上越賣力就越離題萬裏,他接下來會教那個不在一個數量級上的“情敵”這個深刻道理。
“唐欣,下星期校慶據放三假,你回北海麼?”坐在唐欣身後的葉雷陽自然不知道自己已經被人惦記上了,反倒是笑著對唐欣道。
唐欣愣了一下,歪著頭想了想道:“我還不一定呢。”
葉雷陽點點頭:“好吧,要是回去的時候一起?”
唐欣有些意外,不過還是點點頭:“好的,一起走。”
而就在這個時候,陳講師的聲音響起:“那位男同學,你來讀一遍這段話,然後翻譯出來。”
教室裏,頓時陷入一片安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