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四章 安陽殷墟(2 / 2)

1899年,金石學家王懿榮因病購藥,在北京現中藥店中所售龍骨上刻有一些很古老的文字,意識到這是很珍貴的文物,開始重金收購,進而考證出這些"甲骨文"是"殷人刀筆文字"。19年八國聯軍攻陷北京,王懿榮義憤自盡,所收藏龍骨由其子轉售晚清學者劉鍔。19年,劉鍔將其收藏的甲骨編印出版,成為第一部甲骨文著錄《鐵雲藏龜》。

現商代甲骨文的消息傳開後,整個學術界為之振奮,許多學者加入到收藏甲骨的行列中來。各中藥鋪中的"龍骨",一時間身價百倍。由於販賣甲骨有暴利可圖,古董商人便把甲骨的出土地點隱瞞起來。198年(一191年),羅振玉經多方探求,始知甲骨出於"濱洹之屯",於是多次派人去那裏收購甲骨,並對其上文字作了一些考釋,認為屯就是文獻上所的殷墟,至此,殷墟遺址第一次被學術界所知。1917年,王國維對甲骨文上的資料進行了考據,整理出商王世係表,進一步證實屯就是盤庚遷都的都城。

198年,在傅斯年大力支持下,開始對殷墟進行第一次為期18的試掘,總共出土8餘片有字甲骨以及銅器、陶器、骨器等多種文物。199年春,由李濟主持對殷墟的正式掘。到197年抗日戰爭爆,共進行了15次科學掘,找到了商王朝的宮殿區和王陵區,證實了《竹書紀年》關於商代晚期都邑地望的記載,使得殷墟遺址曾經是商代晚期都邑成了不可動搖的結論。

195年,武官村大墓掘,成為新中國次殷墟掘。1976年,屯西北地現商王武丁配偶"婦好"之墓。到1986年,已經對十幾個點進行了多次的掘,獲得了刻字甲骨15萬片左右。1999年1月,在殷墟遺址東北部地下約米深處,現一座規模巨大的商代城址,這座城址的年代略早於作為商王朝晚期都邑的傳統概念上的"殷墟",分布上與舊的"殷墟"範圍略有重疊,但整體在洹河北岸,學術界將其命名為"洹北商城"。

隨著考古現的不斷豐富,殷墟研究的範圍也越來越寬,從殷墟文化分期到環境(如地理、地貌、植被、資源、動植物)等;從人種、人口、家族組織,到建築業、手工業(如鑄銅、製玉、製陶、製骨);從農業到埋葬製度、祭祀製度;從文字到藝術以及晚商社會的性質等,商朝逐漸成為信史。

甲骨文是漢字的前身、世界三大最古老的文字體係之一,不僅證明古老的漢字是獨立起源的,還提供了中國古代獨立的文字造字法則,對年以來的中國文化產生了根本性的影響。殷墟甲骨文的現,不僅把中國有文字記載的可信曆史提前到了商朝,而且由於甲骨文內容豐富,涉及殷商政治、經濟、文化、意識形態的各個方麵,對全麵複原殷商社會史具有重要意義,被稱為中國古代乃至人類最早的"檔案庫"。對甲骨的研究,也產生了一門新的學科--甲骨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