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道:“老夫人言之有理,兵禍連年老百姓苦不堪言,終於有了蓋世英主中興大帝一統下,我大明子民有福了。”
老夫人取下頭盔交給親兵大聲道:“老身不奉皇命抗旨不遵乃是罪人,請信王殿下綁了老身去見皇上。”
朱由檢笑了笑,揮揮手,一位宦官不失時機出現了,他尖著嗓子道:“秦良玉老夫人接旨。”
很明顯這是中興大帝的聖旨,已經想通的秦良玉毫不猶豫跪了下去,馬香菱連忙上前扶起母親,道:“母親莫要跪拜,現在的大明不要求跪拜,您隻要行拱手禮即可。”
誰知倔強的秦良玉不肯起身,怒道:“豈有此理,禮不可廢,皇貴妃無需多言。”
母親都改了稱呼,馬香菱隻好訕訕地笑了一下,鬆開雙手。
秦良玉依舊堅持跪著接旨,宣旨太監也無可奈何,隻能大聲誦讀:“奉承運皇帝詔曰,……秦良玉公忠體國乃是國之幹城,……揮師出川擊敗闖賊餘孽,收複十幾座城池,功勳彪炳……進爵寧武郡王。”
宦官抑揚頓挫把大學士起草洋洋灑灑近千言的聖旨讀完,秦良玉當場石化,聖旨上的褒獎之詞讓她覺得自豪的同時又感到汗顏,得知自己竟然成為大明帝國的異性王,老夫人更加誠惶誠恐。
蜀中將領見他們的領袖人物被皇上如此高看得到了王爵殊榮,人人興奮不已,齊齊跪下謝主隆恩,看來讓大明軍民、官宦改掉動不動就下跪的毛病還需要時間來潛移默化。
秦良玉獲得王爵,京城內自然有王府賜予,也就意味著她要帶著家來京師居住。不僅僅是秦良玉,封爵和擁有爵位的大明顯貴沒有皇帝特別安排都必須居住在京師。
黃勝治理國家戒急用忍,不采取粗暴手段,永遠都不會采取一把搶了既得利益者財富的土匪手段。
原大明朱姓王爵減三等成為了“黃明”公爵,原來的國公也會變成侯爵,如果不製定所有勳貴入京師居住的規定,怎麼能夠讓這些人離開自己家族經營了十幾代,年數多的甚至達到二百餘年的封地。
徹底解決土地兼並白熱化這個大明最大的問題,大刀闊斧進行土改是大勢所趨,人擋殺人佛擋殺佛,先讓擁有田畝最多的既得利益者挪挪窩,給他們俸祿讓他們來京城居住。
沒了這些人的掣肘,地方官進行的保甲聯防和耕者有其田的土改工作推行起來就會事半功倍。
秦良玉也是石柱大土司,秦家、馬家在蜀中地位超然,地方上進行土改之時勢必侵犯到他們的利益。
在蜀中封爵者全部進京做官的政策下,誰不彈冠相慶?
有了中興大帝厚恩在前,最大的土地擁有者遠在京師不在現場,後知後覺之時生米已成熟飯,最後異口同聲擁護大明法度是他們不二選擇。
人都渴望高官厚祿,馬上封侯已經是可望而不可即,得到王爵冊封恐怕隻有開國元勳才能夠幻想,而曆朝曆代的異姓王往往都不得好死。
秦良玉也是有血有肉的凡人,獲得寧武郡王冊封的那一刻起她就有些恍恍惚惚,一時間拿不出什麼主見,所有的川軍都由地位最高的馬香菱調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