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尊女卑的禮教岌岌可危,原大明的士大夫亞曆山大,他們還不便公然反對女性為官,因為他們發現幾位皇妃也是當朝重臣,自己家中的女眷全部趨之若鶩。
新朝新氣象,封公封侯者不知凡幾,封王者也會屢見不鮮。
黃勝不搞異姓不可以封王的把戲,因為新大明的爵位隻不過是榮譽和級別工資,連榮譽都吝嗇不肯給勞苦功高的部下,這個皇帝肯定不是好皇帝,連多發點工資都舍不得的老板當然不是好老板。
黃勝為了當好皇帝,做好大明帝國的大老板,舍得給手下的管理精英發高工資,舍得給他們崇高的榮譽。
雖然還沒有進行登基大典,但是合二為一的新大明已經開始運轉。
以後曆史學家為了區分,把自洪武元年起崇禎十七年止,先後經曆了十六位皇帝共二百七十七年的大明稱作“朱明”,把自中興元年起的大明稱作“黃明”。
大量文官武將被重新任免,外放的文武也以最快的速度趕去官署所在地赴任,兩廣、福建早在黃勝擔任兩廣總督巡撫福建之時就已經被完全滲透,現在以皇權委派文武遭遇抵觸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雲南、貴州是“戰神”子弟兵長征路上重點宣傳區域,太多雲貴子弟投奔了“南明”,現在兩國合並成為新的大明帝國,黃勝成為皇帝肯定能夠得到雲貴老百姓的支持和擁護。
黃勝派遣官員去大明南方省份落地生根,帶去一些服役超過五年的戰士榮歸故裏。
籍貫大西南的“戰神”子弟兵不少,有了他們去鄉、裏擔任裏長、亭長,新大明地方官建立保甲聯防體係進行土地改革就容易太多。
不出兩三年,保甲體係就會發揮效用,這時地方官已經立足穩健,接下來再徐徐圖謀各地土司就會事半功倍。
最後的目的就是打破如同王國那樣的土司格局,普之下莫非王土,所有的大明國土上都必須采用一部法律準繩。
改土歸流治標不治本,隻不過地方官不是土司老爺而是朝廷委派的知縣、知州老爺而已,地方上依舊是宗族勢力在統治社會。
黃勝領導的大明會從根本上打破西南土司明麵上服從朝廷管理,暗地裏自成體係的隱患,大明中央政權的政令可以一直傳達到保甲。
曆史上,大明爆發的奢安之亂從啟元年至崇禎十年,前後持續十七年之多,波及四川、貴州、雲南、廣西四省,死傷軍民高達百餘萬。
期間數萬人以上的大規模交戰持續了九年,耗費了太多糧餉,毀掉了許多州府,導致大明國力急轉直下,間接地成就了李自成、張獻忠之流,實實在在的便宜了滿清。
土司為什麼能夠造反?因為他們有人口、有地盤、有自己的私人武裝還有自己的民族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