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戰地記者(1 / 2)

這就是東西方軍隊的不同,東方軍隊崇尚的是壯烈戰死,哪怕到了絕境也不會輕易投降,而西方軍隊則特別“人性化”,政府允許軍隊在走投無路的情況下投降,民眾也會表示理解。Ww W COM十四日的戰鬥打了一,德軍見始終突破不了中翼,不得不無奈地承認事實,大量的坦克、飛機、大炮往前線調動,既然現在不能打下巴黎,那就先做一次“外科手術”,將巴黎周圍的城市全部拿下來,並切斷巴黎守軍和諾曼底守軍的聯係,使其尾不能相顧,一支孤軍難道還能守住的巴黎?

是夜,英國相丘吉爾回電中國遠征軍司令部,表示會竭盡所能向中**隊提供援助,但對於是否要守巴黎,則交給中**隊斟酌,不過丘吉爾的意思是放棄巴黎,在不列顛島海岸線和英法聯軍構築防線,先阻止德國登6英國本土再。正是這一夜,三個人從亞洲飛往歐洲,分別是法國記者兼駐華大使克拉拉、德國6軍上校兼駐華大使史陶芬伯格、德國6軍元帥兼中**隊軍事顧問奧古斯特馮馬肯森。

戰爭爆後,史陶芬伯格和馬肯森並沒有被中國政府驅逐出境,也沒有扣押他們,在自願的情況下,兩人離開中國境內,飛回德國。離開中國之前,中國皇帝朱清嚴和史陶芬伯格進行了一次深談,得知史陶芬伯格的思想還停留在崇拜納粹的層麵上,朱清嚴暗自歎息一聲,他知道這種思想會轉變的,等到轉變之後,就是史陶芬伯格為了理想英勇獻身的時候。

克拉拉則是憂心如焚,她是法國人,現在法國岌岌可危,巴黎能不能守住全在中國遠征軍身上,作為記者,她覺得有必要到巴黎采訪遠征軍司令朱培德將軍。在離華之前,她在北京見到了那個傷害她的蘇聯人羅科索夫斯基,作為俘虜,羅的待遇顯然不錯,吃得好睡得好,兩人見麵之時,他開口了第一句話:“好久不見,你結婚了嗎?”

“還沒有,你呢?”克拉拉了第二句話。

然後兩人擦肩而過,他們是在大街上偶遇的,在漸行漸遠地時候,克拉拉仿佛聽到了羅科索夫斯基的回話:“我已經結婚了,但我不可能再和妻子見麵,她不能擁有一個帶給整個家庭恥辱的丈夫。”

克拉拉回頭,看到羅科索夫斯基正麵對著他,目光灼灼,:“於千萬人之中再度相遇,是不是緣分?”

她落荒而逃,直到逃離中國。

法國巴黎,六月十五日中午,中**隊又打退了德軍的進攻,由於五個師傷亡過於慘重,不得不從城內抽調生力軍,作為新鮮血液替換。德軍正在攻克法國的其它城市,雖然因為中**隊橫插一杠子讓德軍迅拿下巴黎的願望破滅,但依然阻止不了法國境內城市一座接一座的陷落,中國遠征軍沒有那麼多兵力去防守。

正是在一片戰火紛飛中,克拉拉乘坐的飛機在法國尚未受到戰火波及的西北部布雷斯特機場降落,隨後非常幸運地乘坐一列火車趕往巴黎,這列火車是跟隨勒阿弗爾的火車係統一起啟動的,有英法聯軍一定的力量守護,主要是為了向駐守巴黎的中**隊運輸物資。德軍自然不會讓英法聯軍平安地將物資運到前線和他們作對,無時無刻沒有俄國空軍的戰鬥力在法國領空巡視,隻要現火車,不管是民運還是軍運,全部轟炸。

克拉拉就是在這種境遇中和一群士兵擠在車廂裏前往巴黎的,可以看出,在運輸火車上的英法士兵都是新兵,一有轟炸臉色就變得惶惑不安,按照新兵訓練時教官教的趕緊趴在地上抱住頭部,保護要害部位,並盡量減少受傷害麵積。可是,這些可憐的士兵忘了,這是在火車上,不是能夠自由運動的實地,隻要德國飛機投下的炸彈命中,火車被炸上,覆巢之下安有完卵,在火車裏逃都沒法逃,保護要害又有什麼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