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以下克上(2 / 2)

宇垣一成不是沒有想過參戰,如果能取得勝利,勢必將讓台灣走向獨立,隻不過那樣做的後果就是徹底激怒大6,隻要大6海軍建製恢複,隨時可以動統一戰爭。既然不想和大6撕破臉,那就隻能韜光養晦,你們打你們的,我過我的日子,兩不相幫。

現在,中國聯邦政府的戰爭機器全麵開動,莫存鋒中將在符拉迪沃斯托克部署西伯利亞方麵軍前線兵力,預計會在十一月初完成,並組織進攻;邱皓中將在安集延部署中東方麵軍前線兵力,預計會在十一月中旬完成,並對蘇軍控製的哈薩克斯坦地區開始大舉進攻;朱培德中將則在著手組織歐洲方麵軍,即中國遠征軍初期三十萬人的編組工作,屆時會由法屬印度支那和英屬印度的兩國艦隊接應到運兵船上,遠赴歐洲參戰。

這些在外統兵一方的大將都接受最高統帥部指揮,最高軍政統帥是林婉芸,她不懂軍事,所以指揮調度工作由劉誠誌上將全麵負責。這一期間,朱清嚴來旁聽過幾次,現一切運轉正常,微微放心,便安然而退,他在中央政府的影響力還很大,但他不準備這麼做,這是國戰,將由全國人民一同進行,不是他一個人的獨角戲。

中**隊沒有立即進攻,在亞洲的蘇軍也沒有貿然進攻,因為蘇聯也在進行戰爭動員,尤其是日本加入軸心國集團之後,蘇日成為盟國,蘇軍在亞洲麵臨的兩大強敵少了一個,所以戰爭動員進行得比較順利。其實,在戰爭爆之前,也就是德國和蘇聯秘密商議劃分波蘭的時候,蘇聯就開始了私下裏的戰爭動員,波蘭被蘇德軍隊夾擊滅亡之時,蘇聯紅軍的數量已經從先前的一百多萬激增到四百多萬,將近五百萬。

在歐洲,斯大林部署了三百萬大軍,而且大多是主力部隊,因為歐洲是蘇聯的心髒,也是世界大戰的主戰場,在歐洲取得勝利,就等於摘得勝利女神的桂冠。而在亞洲戰場,蘇軍分為兩部分部署,一部分在遠東四十萬,一部分在中亞一百二十萬,日本從敵人轉為朋友,遠東可以交代日軍防禦,所以四十萬蘇軍會在適當時候回到中亞參戰,而中**隊在中亞部署的兵力僅有六十萬。

雖然戰爭不是靠人數取勝,但沒有人數,勝利的平也極有可能離你而去。

中蘇都在戰爭動員,而且都在往邊境增兵,好在中國有本土優勢,動員度雖然差了蘇聯一截,但集結度卻因為距離的關係比蘇軍多走一步。鑒於此種情況,想在中亞取得突破必須保證兵力優勢,最高統帥部先前的計劃是迅奪取哈薩克斯坦蘇軍控製區,現在看來有點不切實際,所以改了命令,讓中東方麵軍進行就地防禦。

亞洲戰場的蘇軍統帥是鐵木辛哥上將,本來他還為要在中亞和遠東兩線作戰而擔憂,畢竟中亞地區靠近蘇聯歐洲主體,能及時獲得補給,但遠東離歐洲實在是太遠了,上萬裏之遙,人口又特別稀少,光是糧食轉運就是問題。雖然沙俄時代修建了西伯利亞大鐵路,但在歐洲戰場已經開打的情況下,對萬裏之外的補給能力也捉襟見肘,何況蘇聯剛剛經過大清洗運動不到一年,國內各種物資奇缺,糧食缺口還沒有補上。

好在日本是活雷鋒,竟然在這個節骨眼上又爆政變,原本支持同盟國集團的石原莞爾下台,換了一個野心家東條英機上台,再加上裕仁這樣野心勃勃的家夥掌握大權,軸心國集團總算在亞太地區多了一個強有力的盟國,蘇聯的壓力一下子緩解不少。

鐵木辛哥不得不感歎世事無常,既然遠東地區有日軍維持,那蘇軍就可以在中亞大施拳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