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接下來的一切讓他越來越糊塗,數百萬明軍動聲勢浩大地反攻行動,每一步都是穩定推進,絕不冒險,直到劉誠誌命令朱培德率領本部人馬,即第四十二集團軍攻打張家口,試圖奪回北京防線的側翼。寺內壽一當然不會讓劉誠誌得逞,張家口守軍不多,大多投入到了前線作戰,所以他一邊命令守軍堅守待援,一邊抽調部隊過去增援。
這還不算完,劉誠誌又命令張自忠和王庚帶著四個主力集團合力攻打承德,戴安瀾則在津方向以數十萬民兵部隊反攻唐山,至此,京津大會戰達到高潮;由於不了解對手的真實作戰意圖,寺內壽一隻能被動行動,哪裏有漏洞哪裏補,大量兵力被張家口、承德和唐山的戰役牽製,尤其是唐山,戴安瀾本來隻是率領數十萬戰鬥力不高的民兵部隊反攻,但劉誠誌後續又派了兩個重裝集團軍給他,導致唐山守軍壓力山大,寺內壽一不得不跟著增兵,如果唐山失守,日軍就很難在京津防線的東北角展開兵力,而且秦皇島將直麵明軍威脅。
正在正麵戰場膠著的時候,東北遊擊隊再次出擊,將東三省這個日軍的大後方攪了個翻地覆,遊擊隊以滿洲裏一帶為中心,黑龍江、吉林、遼寧三省瞬間冒出了數百支遊擊隊,這些遊擊隊因為得到了老百姓的支持,所以是斬不盡殺不絕的,一旦關東軍停止大規模剿殺,野火燒不盡春風吹又生,很快又會恢複活力。這些遊擊隊早在《權利宣言》之後就暗地裏聯絡,並簽訂了一係列由大明官方認可的聯合協議,統一接受北京中央政府和滿洲裏遊擊隊政府的雙重領導,當然,一般是聽從遊擊隊政府的領導,畢竟都是本地人。
遊擊隊選的時機恰到好處,如今京津大會戰高潮迭起,寺內壽一完全沒有精力去管大後方的事,遊擊隊抓住這個機會,趁勢收複了不少縣城,某些地方還連續起義,哪怕有偽軍配合關東軍的血腥鎮壓也不頂用。到了四月中旬,甚至有十足支遊擊隊聯合攻下了整個大興安嶺地區,在東北民間影響巨大,也給了偽滿洲國政府一記當頭棒喝,日本朝野同樣為之震動。
前後都是戰場,寺內壽一迫於國內的壓力,不得不將手中的預備隊派回了東北,幫助鎮壓遊擊隊;等到有了給國內的一個暫時交代之後,他才將目光重新投向正麵戰場,這時候劉誠誌依然在加大對唐山的兵力投入。
又是唐山,劉誠誌的目標真是唐山?寺內壽一咬牙切齒地盯著地圖上的唐山市位置,他心裏還真不信這個老對手還會故計重施,但唐山絕不能被明軍奪回,就算劉誠誌的目標不是唐山,明軍兵力想攻克唐山也已經易如反掌,所以他不得不抽調其它戰場的兵力過去。
拆了東牆補西牆,這就是寺內壽一的感覺,也正是這個時候,他才明白人力資源的寶貴。如果日本也有七億人口,如果在華北戰線的日軍兵力能達到三百萬,他根本不會懼怕明軍的反攻,甚至早就拿下了北京。
可惜,世事從來就沒有如果。
除了往唐山增兵之外,劉誠誌也將重點放在了張家口,此時朱培德已經率領第四十二集團軍拿下了宣化,離攻克張家口隻有一步之遙。寺內壽一明白再不向張家口增兵,北京防線的側翼就將再不複日軍所有,以後或許能奪回來,但明軍一定會破壞張家口的基礎建設。
還有一個更重要的原因迫使寺內壽一不得不救援張家口:那裏囤積著足夠上百萬人吃一個月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