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誌願軍隊(2 / 2)

“閣下有備而來,我洗耳恭聽。”

朱清嚴將蘇聯入侵蒙古的事了,希特勒一愣,隨即勃然大怒道:“無恥貪婪的北極熊!斯拉夫人是世界上最低劣、最卑鄙的民族!”

歎了一口氣,朱清嚴深有同感,不過他總算見識了老毛子在歐洲的人緣,實在是慘不忍睹。起來,不論是拿破侖大帝,還是希特勒崛起之後,其目標最終都瞄準了莫斯科,好像和老毛子有血海深仇一般。

他真的很奇怪,老毛子為什麼就和歐洲有了解不開的大梁子?這人緣次的,不要不要的。

“明皇閣下,出你的想法!”

“我的意思是,由大明出錢,而德國以‘誌願出征’的方式招募誌願軍,組成德國遠征軍,幫助大明收複蒙古。”朱清嚴眼神真摯地,“蒙古境內有二十萬蘇聯紅軍,我相信德國6軍的戰鬥力,但大明有的是錢,德國完全可以組建四十萬大軍,遠赴東亞。”

希特勒眼前一亮,喃喃道:“沙場礪兵?”

沒錯,沙場礪兵,沒有見過血的軍隊永遠隻能是菜鳥,隻有上過戰場殺過人的軍隊才是真正的精銳之師,而明皇的計策又可算作一石二鳥。招募四十萬人組成遠征軍,是違反了《凡爾賽和約》吧,但這屬於誌願軍隊,而且要拉到東方打仗,軍費和吃飯問題都是明國提供,和約之中並沒有對此有任何規定。再者,等到四十萬人勝利回國,如果不解散,便等於直接向英法挑釁,英法若是特別強硬,在德國沒有恢複元氣的情況下,隻能被迫將所有人遣散回家,但是,這都是日後組建強軍的種子,現在遣散了,以後照樣能召集起來!

“閣下的提議很有誘惑力,這樣吧,我回去和興登堡總統商議一番,不過,我想總統閣下是會考慮的。”

朱清嚴若有深意地看了一眼胡子,心你和我裝啥大尾巴狼,你還會和一個傀儡總統商量?恐怕等你回去之後,“長劍之夜”也就不遠了……

希特勒在北京待了半個月,一直待到六月上旬,唐山反擊戰順利結束,明軍殲滅、俘虜了將近十萬日軍,剩下的日軍主力則因為有聯合艦隊、空中部隊以及大量後續部隊的增援而逃出生。明軍收複了唐山,日軍不得不退守秦皇島,牽製承德日軍的北京部隊隨之撤退,可以,反擊戰的戰果是輝煌的,同時也是有遺憾的。

如果大明軍隊有足夠強大的空軍和海軍,而不是那種被動的岸防部隊和地麵防空部隊,完全可以將進入包圍圈的幾十萬日軍全部吃掉,在外援無力和內部無糧兵無戰心的情況下,要麼投降,要麼戰死。但不論是張自忠、王庚,抑或饒國華、劉誠誌,都對這次的戰果很滿意,起碼沉重打擊了鬼子的士氣,若不經過一段時期的重大休整,並增派後續部隊,日軍是不敢輕舉妄動了。

簡而言之,唐山反擊戰最大的勝利不是殲滅和俘虜了多少敵人,而是爭取到了寶貴的時間,為完全構築京津防線而爭取到的時間!

在承德和秦皇島相繼陷落之際,京津防線僅僅完成了二分之一,如果沒有足夠的時間,在防線尚且殘缺不全的情況下,誰都不敢保證能守住北京。

後世史學家也高度評價了唐山反擊戰的巨大戰略意義,甚至有人:“唐山反擊戰的勝利不僅為鞏固京津防線贏得了寶貴時間,同時也是戴安瀾將軍的成名之戰,從此這位帝國名將走上了屬於自己的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