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閣下,歡迎你踏上大明的土地!”朱清嚴一邊,一邊不動聲色地將紙條遞給他,後者打開一看,挑挑眉,看待大明皇帝的眼神有了一絲變化,那裏麵是誌同道合的欣賞,一切盡在不言中。
眾人乘車趕往中南海,由於唐山反擊戰打響,日軍一段時間內想擺脫糾纏站穩腳跟幾乎是不可能的,所以現在北京的地麵上已經安全了,要不然必須轉入金龍地下總部,大明政府可承受不起德國總理死在北京。朱清嚴和希特勒同乘一輛車,在車上,基本沒有年輕皇帝話的機會,一直是胡子在滔滔不絕。
“我早年也來過大明帝國,那時候明國的繁華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如今再來,卻……該死的和族人!該死的軍國主義!”在明日戰爭的態度上,希特勒明顯是偏向大明的,但他的眼神中有一股狂熱,對戰爭地狂熱,“上帝不會原諒這群走上歧路的人!德意誌正在走向複興,我想我們需要攜手,啊,東西方兩個大帝國的攜手,互利互助,打敗那些把持話語權的老家夥!”
朱清嚴好不容易逮住機會插一句嘴:“總理閣下,恕我直言,你來大明有什麼目的呢?”
希特勒對自己的話被打斷明顯有所不滿,但他的臉上看不出任何表情,聳聳肩道:“為什麼一定要有目的呢?我來明國,就是為了看看德國的好朋友,若不是時間緊迫,我甚至會選擇在到達北京之前先在烏斯藏轉一圈,我早就對美麗的烏斯藏興趣濃厚了!”
中南海北京廳,朱清嚴知道胡子喜歡喝中國茶,特意讓人準備了上好的龍井,兩人邊喝邊聊。
“總理閣下,我對德國目前的處境是擔憂的,如果大明能盡快走出戰爭陰影,或許能幫到德國一點忙。”朱清嚴頗有暗示性地,然後掃了一眼胡子身後站著的史陶芬伯格和馬肯森,心裏又想起了長劍之夜。
“明皇閣下,我對明國在內心裏是抱有好感的,正如我對中華民族的善良淳樸非常欣賞一樣。”希特勒情緒平複下來,也不再長篇大論了,進入正常地聊程序,“我能夠斷言,明國遲早能取得戰爭的勝利,完成國家統一,屆時德明展開全方位合作,奪取對這個世界的話語權,那是多麼令人憧憬的景象啊……”
看胡子情緒又激動起來,朱清嚴害怕自己插不上一句話,趕緊道:“這正是我所希望的,總理閣下,不如談談歐洲的具體情況吧。”
希特勒撇撇嘴,顯然不想多談這個話題,但也沒有駁明皇的麵子,兩人就這樣閑聊了半個多時。
茶水續了幾次,朱清嚴將話題轉向了史陶芬伯格和馬肯森這兩個打醬油的跟班:“史陶芬伯格少校年輕有為,想必是總理閣下的得力幹將吧?”
到史陶芬伯格,希特勒也非常滿意地:“馮是一個貴族,更是一位勇敢的戰士!”
朱清嚴心的確夠勇敢的,一個可憐的理想主義者和殉道者,敢獨身一人將炸彈帶進“狼穴”,佩服!
“還有馬肯森老元帥,‘機動戰大師’的名號我仰慕已久——總理閣下,恕我有個不情之請。”
“明皇閣下請。”
朱清嚴斟酌地:“如果總理閣下肯割愛的話,就讓史陶芬伯格少校和馬肯森元帥留在大明吧,史陶芬伯格少校可以做明德交流的紐帶和橋梁,馬肯森元帥則正好做我軍裝甲部隊的軍事顧問,畢竟我軍缺少一個真正的機動戰大師,有了馬肯森元帥助陣,明日戰爭或許會提前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