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特呆呆地看著他,結結巴巴道:“你……你……”
朱清嚴這回看向顧維鈞,問道:“顧閣老,我這是越俎代庖了,不過我這樣給荷方提要求,是不是符合大明的根本利益也不清楚,你有沒有需要補充的?或者,我這樣並不對,還得修改條件?”
顧維鈞平靜道:“嗯,陛下的很全麵,我就不補充了,就按陛下的吧,荷蘭人想打,大明就陪著打,什麼時候想談了,那就再談。”
看著兩人一唱一和玩雙簧,金文泰爵士不禁苦笑連連,登特雙目無神,他仿佛看到了自己回到國內後,麵對民眾們憤怒的眼神,以及女王陛下和相大人的怒火……
最終,明荷關於南洋戰爭的第二次停火談判不歡而散,之後,明軍再度行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進軍坤甸,由於皇帝早就離開了這裏,明軍再沒有顧忌,在幾乎沒什麼抵抗地情況下,一舉占領坤甸。與此同時,爪哇島的明軍進逼泗水,數萬荷軍迫於壓力和已至絕路,毫無逃生的希望下向明軍繳械投降,荷屬東印度總督巴斯滕和駐軍最高武官凱米斯中將被俘虜,並被好吃好喝地“熱情招待”,估計回去之後又能長一圈膘了。
至此,荷屬婆羅洲和爪哇島全境被明軍控製,而其它島嶼,包括蘇門答臘島、蘇拉威西島、巽他群島、巴厘島、帝汶島、西伊裏安島(新幾內亞島)等,荷蘭守軍寥寥無幾,明軍想占領易如反掌。也正是到了此時此刻,荷蘭當局再不敢抱著僥幸心理談判,也不敢奢望日本人的壓力能讓明國服軟。
第三次停火談判依舊選在新加坡,顧維鈞再次見到登特,現這老子憔悴了不少,灰色的眼睛裏血絲遍布,他不禁樂嗬嗬地:“登特先生,要多注意身體,吾皇過:身體是革命的本錢,有一個好身體才能做更多有用的事,你是不是呢?”
登特撩了撩眼皮,見沒有明皇,也不多問,他不問,不想顧維鈞先開口:“吾皇已經乘坐佑號回國,北京保衛戰即將開始,吾皇不想待在國外,他他要與自己的國家、自己的同胞共存亡!”
這是朱清嚴的原話,但他心裏想的卻是:前世中**閥割據的情況下日本人都沒有鯨吞華夏,雖然那有著外國,尤其是美國的幫助,但和中**民本身的抗戰熱情是分不開的。這一個時空,大明完全統一,人口比整個歐洲還要多,而且思想解放三十餘年,經濟實力雄厚,國力已經有了積澱,沒理由打不贏。
當然,打得贏,不代表能大獲全勝,日本是世界列強,海軍更是稱霸整個太平洋。如果打成曠日持久的消耗戰,大明慘勝之後,國力又要幾時才能恢複?
所以,他要回去,雖然他不知道回去能做什麼,但盡人事聽命,總不能一直待在國外當縮頭烏龜。
第三次停火談判最終在荷蘭當局全麵退讓的情況下順利完成,明荷雙方簽訂《明荷條約》,又稱《新加坡條約》,主要內容是:一、荷蘭向明帝國支付三千萬華元的戰爭賠款,向南洋華人的受害者家屬賠償一應損失;二、割讓蘇門答臘島作為明國的海外領地,包括邦加島、勿裏洞島、廖內群島、納土納群島等一係列附屬島嶼;三、割讓荷屬婆羅洲全境作為南洋華人獨立建國的保證,同時允許巴厘島獨立。
本來應該有一條是南洋土著以蘇拉威西島為建國保證的,但荷蘭人並不想放棄蘇拉威西島,加裏曼丹島和蘇門答臘島都是因為大明的壓力不得不放棄,已經讓荷蘭元氣大傷了,再丟一個蘇拉威西島,還讓不讓人活了?最終,經過一番討價還價,這一個條件換成了巴厘島獨立,荷蘭還必須承認巴厘島獨立之後由大明駐軍“保護”,成為大明的海外藩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