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於壓力,荷蘭當局不得不請求重啟停火談判,這次英國人大力調停,並暗地裏警告大明政府,不要得寸進尺,讓南洋華人在加裏曼丹島獨立建國,已經觸犯了大英帝國的根本利益,而將蘇門答臘島割讓給明國作為海外領地,更是威脅到了馬六甲海峽的安定。 WwWCOM內閣總理洪崇烈代表大明帝國上下回應,不是大明不識好歹,而是荷蘭當局一而再再而三地挑戰他們的政治底線,賠款可以不要,也可以不讓南洋土著獨立建國,但蘇門答臘島和加裏曼丹島必須吐出來。
這是帝國皇帝朱清嚴交代的,荷蘭人對他的看管已經非常鬆懈了,每惶惶不可終日,他輕鬆地讓鍾文貞拍了一封電報回國,指出歐洲國家已經因為歐戰陷入了深深地恐戰情緒,隻要強硬一點,英國人不會為了荷蘭人和大明鬧翻。別忘了,英國人在亞洲擁有那麼多利益,而他們的本土在歐洲,大明是地頭蛇,他們就算是強龍也必須盤著,何況還有一個香港牽扯著方方麵麵?
洪崇烈被服了,而英國人果然如朱清嚴預料,認為大明上下真的是被激怒了,這是明帝國的底線,便把原話轉給了荷蘭人。還在新加坡的登特歎息一聲,他知道這次就算還能保住東印度群島的主體部分,但失去了加裏曼丹島和蘇門答臘島,荷蘭將元氣大傷。
要知道,加裏曼丹島、蘇門答臘島兩個地方盛產石油和橡膠,進入現代以來,這可是最為重要的兩項戰略物資。明國本就地大物博,就是缺少石油(日後的三大油田還沒有現,朱清嚴也沒想起這茬)和橡膠,一旦這兩個短板被彌補,束縛東方巨龍的枷鎖就完全脫落了。
第二次停火談判依舊在新加坡舉行,雙方依舊劍拔弩張,不過這次明帝國政府給出了足夠的誠意,外交部長顧維鈞先坐軍艦“佑號”趕往加裏曼丹島,在加裏曼丹島慰問南洋華人,最終在荷屬東印度政府的默許之下,接走了明皇及其隨從。
佑號,朱清嚴站在甲板上,吹著鹹腥的海風,對顧維鈞道:“顧閣老,你這一次下南洋可是威風凜凜啊,是不是感受到了三寶太監鄭和的威風?”
顧維鈞笑道:“全賴陛下洪福齊,庇佑大明軍勢如破竹,為海外同胞報仇雪恨。”
掃了一眼安安靜靜站著的鍾文貞和安藤千惠,朱清嚴忽然道:“下次下南洋別用佑號,這是老古董了,以後要進陳列館的,我記得有一艘‘永安公主號’,那是以我妹妹封號命名的,聽不僅是豪華遊輪,還有不輸於巡洋艦的馬力和炮火。”
“的確如此,不過永安公主號一直停泊在寧波港,公主殿下現在又在南洋,不經過她的同意,我們是不敢動用的,這還得陛下親自去。”顧維鈞。
朱清嚴哈哈大笑,指著北方道:“南方的戰爭結束了,還有北方的戰爭,等到戰爭結束,和平來臨,我就和清清一起乘坐永安公主號,暢遊世界!”到這裏,他想起了什麼,“對了,清清這幾年可是有夠瘋的,非得混在軍隊裏,這婚姻大事都耽擱了。”
就在新加坡談判即將進行之際,明日戰爭也進入了新的階段,聯合艦隊忽然逼近台灣海域,雖然明知不敵,東海艦隊還是硬著頭皮上了,雙方在東海大打出手。聯合艦隊第一航空艦隊率先出手,擁有“赤城號”和“加賀號”兩艘航母的第一航空艦隊果然不同凡響,當航空部隊駕駛戰機對東海艦隊進行對空打擊的時候,主動權就已經確定由誰掌握,東海艦隊隻有被動挨打的份兒。
這次聯合艦隊隻出動了一部分力量,因為日本北有蘇聯需要防守,南有太平洋需要控製,西有美國需要抗衡,再加上東亞兩個海洋大國,大明海軍是第二,日本是第一。但這個第一和第二並不是一個名次那麼簡單,起碼大明海軍對上聯合艦隊完全沒有還手之力,這是絕對實力的差距,不是所謂戰略戰術能彌補的。
東海艦隊被打得狼狽不堪,新明國三大艦隊加起來的戰鬥艦,不包括潛艇部隊,也不過一百三十五艘,大部分是驅逐艦和護衛艦,連巡洋艦都少,更別戰列艦了,麵對擁有航空母艦的對手,大明海軍隻能用“悲劇”兩個字形容。不過,打不過還可以跑,後方就是大6本土,在海上打不過,那就在地上打,大明海軍雖然孱弱,卻不代表6軍是麵團,就算是麵團,人數堆也能堆死敵人了,這一點,是大明朝野上下的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