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件事得提一下,朝鮮半島最近生了一起獨立運動,實際上每年都會鬧幾回,畢竟日本鬼子給朝鮮人帶去的可不是福音以及“大東亞共榮”,而是刻骨銘心地災難。這次也不例外,規模也不大,屬於農民起義的性質,很快被當地駐軍鎮壓下去,結果日本當局以此為借口指責是明國方麵“蓄意策劃的”,目的是“分裂日本領土,達成不可告人的目的”。
大明官方當然是立即予以反駁,雙方你來我往,幹脆打起了嘴仗,口水噴得四散飛濺。
荷蘭當局很是鬱悶,這都是什麼事兒啊,你看看這鬧的,南洋暴亂,停留於坤甸的明皇兩度遇刺,明國迫不得已向荷蘭宣戰。結果,宣戰是宣戰了,打也打了,連明軍的海軍6戰隊都登6了達拉幹和打拉根,結果明國根本沒將荷屬東印度當盤菜,主要應付的還是日本,太他媽的傷自尊了,完全是不拿正眼瞧一下啊!
事實上,荷軍的確表現差勁,他們萬裏迢迢的來到亞洲,享受了幾百年壓榨土著過土皇帝的優渥生活,哪怕戰鬥力還能保持巔峰狀態,人數卻在哪兒擺著哪。在南洋駐紮的荷蘭軍隊隻有十萬,還大多集中在雅加達,加裏曼丹島上並沒有多少,縱然他們能個個以一當十,明軍戰鬥力再不濟,但他們靠近本土,兵源充足,隻要政府想打,耗也能耗死荷軍了。
尤其是隨後十萬大明6軍登上運兵船,並在明軍控製的城市達拉幹和打拉根順利登6,荷軍想守住加裏曼丹島已經是奢望了。利益受到最大威脅的是英國和日本,葡萄牙在這裏隻有東帝汶島,還有一塊飛地,合起來被稱為葡屬東帝汶,影響力渺,可以忽略不計。
由於一戰的陰影還停留在英國官方和民間,所以約翰牛對於南洋戰爭隻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大明政府也隻是抗議了幾句,顧維鈞代表明帝國內閣秘密接觸了英國駐華大使,表示可以再將香港的租賃期限再延伸幾年……然後,英國佬就不話了。
至於美國,離得太遠,而且菲律賓因為地理位置的關係,根本不可能並入美聯邦版圖,日後是肯定要獨立的,在大明內閣政府承諾南洋戰爭不會波及其它地區之後,白頭鷹也就和約翰牛一樣自掃門前雪了。
戰爭從一開始就是一麵倒的,攻克達拉幹、打拉根之後,大明6軍隨之登6,但沒有大規模前進,反而一直在休整,直到因為東海艦隊因為一度惡化的東海局勢而被迫趕回了老巢,明軍才繼續行動。值得一提的是,東海艦隊的軍事顧問山本五十六少將為了避嫌,則直接留在了南海艦隊,或者,又重歸了南海艦隊,這次南海艦隊司令蘇宗祥少將總算意識到這個鬼子還是很有本事的,他也不是嫉賢妒能的人,總算將之納入旗下。
荷軍數量稀少,南海一戰後,南海艦隊直接封鎖了加裏曼丹島的周邊海域,爪哇島的荷蘭駐軍隻能困守雅加達,眼睜睜看著隔海相望的那片土地而黯然神傷,因為他們的海軍已經殘廢了,南洋複雜遼闊的大海上已經是大明海軍的下,所以就算荷蘭6軍比之曾經的下第一6軍——德軍還要強大,也是沒用的。
大海不會給你講理,尤其是這個世界的空軍那麼脆弱,想靠空軍運兵是不可能的,哪怕到了後世,空降兵也不是主流,想通過被敵軍封鎖的大海,保持一支強大的海軍和傲視下的艦隊是非常有必要的。
六月上旬,明軍攻占北加裏曼丹島近海島嶼,並在塔拉卡恩島製造了一起震驚世界的大屠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