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山雨欲來(1 / 2)

當鍾文貞將電報遞給皇帝的時候,朱清嚴沒有接,他閉了閉眼,覺得最大可能和日本方麵有關,便道:“不用給我看了,你來念一遍。WwW COM”

浴室裏的水聲停了,鍾文貞遲疑了一瞬間,還是遵從命令,果然,電報內容和日本方麵有關。明軍收複蒙古之後,蘇聯隻是了幾句硬話,就默認了這個事實,這主要是斯大林同誌忙著清除異己,沒有精力再將心神放在東方;而日本也因此感到了更大的壓力,東蒙古連接著東三省,東蒙政權在蒙古光複的一段時間裏,經過一係列談判,完全接受了明國開出的優惠條件,外蒙古將作為一個和藏南、唐努烏梁海等民族自治區等同的特別區域存在,即“蒙古特別行政區”,享有更大的自治權力,以及一定的軍事權,允許組建自衛隊。

朱清嚴最關心的並不是這些,他最擔心的五一五事件並沒有出現,但五一五事件最後導致的結果——犬養毅死亡,日本徹底走上軍國主義的道路卻提前開始了。

原因很簡單,犬養毅死了,沒有死在五一五事件,也就是五月十五日之前。這是朱清嚴沒有料到的,沒想到五一五事件不僅沒有避開或推遲,反而是提前了。

這一次的日本政變,被稱為“四一四事件”,顧名思義,犬養毅就是在四月十四日受到了襲擊。

這事需要從頭起,蒙古光複,日本國內暗流洶湧,盡管米內光政和井上成美慎之又慎,甚至明國還派出了精兵在暗中保護犬養毅,但曆史的車輪終究不是人力所能抵擋。四月十四日,該來的還是來了,一群年輕海軍官兵光明正大闖進內閣總理大臣官邸,犬養毅現入侵者後想好好理,但是還是被肚子及頭部各開了一槍,送醫不治。當時的日本相犬養毅就是被十一名二十歲出頭的海軍軍官在相府刺殺,臨終前的遺言是“聽我解釋”,而暴徒的答複則是“毋須贅言,下手”。

早先的刺殺計劃還包括刺殺著名的諧星查理卓別林,當時他剛好結束在明國的表演,之後便拜訪日本,不過就在相不幸遇害的同時,其三子犬養健正在跟卓別林觀賞相撲,因而逃過一劫。

犬養毅政權贏得大選之後、跟軍方關係也不錯,但是他不僅讚成繼續縮減軍備,又長久以來與大明國有友善往來,加上反對在東三省建立所謂的滿洲國,真的與軍方立場及急欲開滿洲的財團利益相違背,因此成了犧牲者,這是這位老人的最大不幸。

這是一起典型的由日本海軍基層軍官動的流產政變,撇開殺害相不談,由於政變規模,預謀的政變到頭來還是一無所有;又缺乏建立政權的具體計劃,所以完全失敗,動政變的暴徒事後搭乘出租車到警察總部,被憲兵隊圍起來之後束手就擒。

這十一個殺害犬養相的冷血凶手遭到以軍法起訴,但是,在審判前,一份由三十五萬人以鮮血署名的請願書被送到法庭,請願書是由全日本各地的同情凶手的民眾起簽署,請求法庭從寬落。在審判過程中,凶手們反而利用法庭作為宣傳舞台,“弘揚”他們對皇的一片赤誠與耿耿忠心,激起大眾更多的同情心,呼籲改革政府與經濟。除了請願書之外,法庭還收到另一份求情書,是由十一位新潟縣的年輕人寄來的。

他們請求代替十一位軍官一死,並同時附上十一根手指表示他們的衷意。

軍方如此猖狂,其它政客的噤若寒蟬或立場轉換,而民間也竟然同情刺客,紛紛請願,加上真正的“政黨政治”十幾年的實行結果不如人民預期,於是日本人的思想逐漸統一,軍國主義時代來臨。法院最後果然“從寬落”,媒體也對殺害相的凶手關上幾年就被放出來表示毫無疑問,曆史的車輪果然滾滾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