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如此明目張膽地調戲,鍾文貞氣得鼻歪眼斜,雖然因為身份特殊,她能帶槍接近皇帝身邊,但真到拔槍,她還是不敢的,再怎麼也是一國之君。大明憲法也規定了:如在緊急時刻,皇帝有權解散內閣,收攏全部大權,緊急時刻過後,方可還權於內閣。
到底什麼是緊急時刻,憲法上的並不明確。
鍾文貞森然道:“陛下,你是大明皇帝,你的話代表著大明的臉麵,我隻是一個的內衛統領,你要娶的應該是大家閨秀,而不是我這種武夫。”
朱清嚴撇了撇嘴,剛要話,一名侍衛跑進來稟告道:“陛下,輔大人求見。”
“輔找我什麼事?”朱清嚴下意識地問了一句,隨即搖搖頭,自己又沒有實權,輔進宮無非就是拿著那些機密文件,需要由他這個皇帝簽署的。
“這樣吧,請輔到北京廳等我,我換個衣服就過去。”朱清嚴吩咐,他低頭看了看,自己的衣服充滿了現代氣息,因為根本就是一件價值不菲的西裝,皇帝不穿龍袍,是從改革之後就興起的規矩,那隻有在很正規的場合,比如郊外祭祖時才會穿,如日本人穿和服一般。日後的日本人大部分也是西裝革履,和服作為日本的傳統文化保存下來,卻隻有真正正式的場合才穿上。
他換了一件莊重嚴肅的黑色中山裝,這是前些年一位已故的孫姓大臣主持設計的,由於孫姓大臣在日本留學過一段時間,給自己取了一個“中山樵”的日本名字。回國後,中山就作為他的號,因此他設計的服裝便被稱為中山裝,是明帝國官員明文規定的“官服”。
黑色中山裝袖口繡著五爪金龍,胸前也有一個龍頭,雖然經曆了幾十年的變法改革,但一些規矩,或者傳統,依然保存了下來,就比如穿衣服的規格,中山裝隨便哪個人都能穿,但官員要是穿上的話,都會打上“標記”。譬如朱清嚴穿的中山裝,袖口、胸前繡龍,這是他這個皇帝獨享的,任何人不得僭越。
北京廳,一位同樣身穿黑色中山裝的人已經坐在真皮沙上喝了好幾杯香茗了,他是一個中年人,看麵相不到五十歲,剃了一個鋥光瓦亮的大光頭,和一個大燈泡似的,能亮瞎一大群人的眼。由於變法改革,“身體膚,受之父母,不敢毀傷,孝之始也”那一套已經廢止了,自己的頭愛咋咋地,別人不會管你。
他就是內閣輔洪崇烈,字如一,真正掌握著整個帝國命運走向的人。明帝國的輔任期是沒有任何限製的,五年算是一屆,如果你有才能,皇帝、百官和老百姓支持,你就可以無限期幹下去。
第一次世界大戰,時任帝國輔的張勳力主加入以德奧為的同盟國集團,對抗以英法為的協約國集團,結果同盟國慘敗,蒙古趁勢脫離中央掌控,被蘇俄攛掇獨立,若不是大明的強硬舉措,致使蒙古隻是實施“區域自治”,而不是真正的獨立,帝國將真正的喪失北方的廣大領土;好在唐努烏梁海地區尚被明軍控製,沒有歸附蒙古,這也算是不幸中的萬幸了。
而由於日本加入協約國集團,不僅趁機奪取了朝鮮半島作為殖民地,還跨過鴨綠江和圖們江,一舉拿下了東三省。一戰之後,明帝國數次和日本舉行談判,希望用錢贖回東北,但日本政府是怎麼也不肯答應。
如此一來,大明雖然不承認東北是日本的合法領土,但東三省的確已經脫離掌控,想再收複難上加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