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4章 七國變化(1 / 2)

一晃五年過去。

五年間,大秦發生翻覆地的變化。

在穩定的環境中,經濟快速恢複。

戰時荒涼的廢土被開墾成農田,重新種上穀物。

幾年來,各郡風調雨順,興修水利,穀物數量芝麻開花節節高,追上趙康鼎盛時期。

商業,手工業,也得到快速的發展,南方的茶葉,絲綢,源源不斷買到北方,北方的礦石,馬匹等,也大量出現在南方的市麵上。

隨著各郡經濟恢複,外部戰亂逃來避禍的流民,新生的嬰兒,藏在山裏避難的人出山,大秦人口激增。

經濟轉好,人口激增,各軍趁勢擴張。

林間律,阮星河等將軍訓練出大量精兵猛將。

大秦富強,兵強馬壯。

季玄陵處理內政之餘,與朝廷重臣密切注意著外部局勢變化。

不論齊楚燕韓趙魏,還是東方大乾國,形勢變化與季玄陵等預料的稍稍不同,卻沒有太大出入。

齊楚在越地一戰,耗時超過一年。

齊國折損十三萬精兵,兩名指揮作戰的將領被殺,大量的軍費導致齊國糧食緊缺,物價暴漲,經濟蕭條,民生凋敝。

楚國損失同樣不,最精銳的步兵被齊軍殲滅,漫長的戰爭,大量的傷亡,百姓怨聲載道,朝廷內發生校尉刺殺楚王的事件,楚王不得不退出戰場。

最終,楚國占領越地南方,齊國占領北上,兩國瓜分越國舊地。

越地戰爭塵埃落地,齊楚兩國開始效仿秦國,專注於內政,大力恢複蕭條的經濟。

會盟結束第二年。

與秦國結媚燕王,出乎預料的提前駕崩。

燕太子順利繼承王位,為鞏固維護兩國盟約,燕太子把妹妹平陽公主嫁往大秦,許配給季玄陵。

為提防齊國犯境,季玄陵派遣申屠秀帶龍武軍駐紮在函穀關,表達大秦對燕國的關心。

他特意告知申屠秀傳令,若齊軍北上伐燕,趙軍東進犯境,即刻兵出函關猛攻趙齊兩國。

也許因秦軍東進,一年間趙齊燕三國相安無事。

第三年初春,魏王駕崩。

張懿代表大秦前去吊唁,不久,趙王趁著魏王去世,新王繼位,魏國內部不穩,率趙國胡騎南下攻魏。

數年間,魏國先後遭齊秦兩國精兵重創,幾年來堅持恢複內部經濟,擴軍護邊,但趙魏力量依然相差懸殊。

趙軍胡騎馳騁南下,月餘間,縱橫魏國北地,占領魏國不少城池。

此後魏將聞風喪膽,各路守軍落荒而逃。

趙楚韓魏四國結盟,趙王突然撕毀盟約,領軍犯境,此舉震驚諸侯國。

不得已中,魏王向韓楚兩國求救。

韓楚兩國臨時組建五萬聯軍北上抵抗,最初遏製住趙軍的鋒芒,把趙軍阻擋在魏國北地。

兩軍僵持數月,趙王派將軍奇襲韓楚大軍的糧道。

韓楚兩軍潰敗,倉皇後撤百裏。

趙王仗著趙軍大捷,全軍氣勢如虹,一路猛烈向前推進,兵臨魏國王都安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