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3章 一文錢難道英雄漢(2 / 2)

秦浩然接過馮晉才遞過來的步槍,動作嫻熟的上膛、瞄準、射擊,動作一氣嗬成,準確命中靶心,他將步槍交給了馮晉才說道“老馮啊!這才隻是一個開始,這支步槍距離正式裝備還有很長的路要走,你們接下來的精力要放在槍支的驗證上,要檢驗步槍在不同的環境下,尤其是惡劣環境下的可靠性!要檢驗步槍的可維護性,檢驗槍管的使用壽命,要為戰士們提供最可靠,最管用的一流武器,可謂是任重而又道遠啊!”

秦浩然借著這次的到來,又去車間裏看了看那裏的情況,他在這裏見到了那支令敵人聞風喪膽的傑作——三棱軍刺!

雖然質地與他所使用過的軍刺無法相提並論,但是他相信,這支重生的軍刺,在這個世界上依然是一支令任何敵人都會膽寒的利器。

兩個月後,完全實驗合格的第一支新式步槍在這裏正式開始生產,秦浩然知道現在是公元1851年,他隨即就將這種槍命名為51式步槍。

51式步槍,口徑7.62毫米全長1125毫米,手動發射,全槍重4.5公斤,有一個十發供彈倉,采用了雙排單進的供彈方式,最大射程七百米,最大有效殺傷射程四百米,配備一柄51式三棱軍刺,槍管壽命6000發子彈。

百十名工人們,按照秦浩然提出的生產工序在夜以繼日的生產,先期的日產量達到了二十支,以後等到生產技術嫻熟之後,日產量有望可以達到一百八十支的效率,這生產效率比馮晉才他們以前的老方法提高了可不隻是一點半點,這就是流水線生產法帶來的革命性變化。

馮晉才一麵狠抓生產質量和產量,一麵開始了下一步的攻關,由於條件所限,目前的步槍還隻能是手動射擊,打一槍要拉一次槍栓,雖說比以前的火槍好了好幾倍,可是畢竟在最初的時候,秦浩然給他的設計圖紙是半自動步槍。

馮晉才讓自己的弟弟馮有才負責主抓51式步槍的生產改進工作,而他自己則把精力再一次放到了連發步槍上,他想在51式步槍的基礎上結合自己曾經研製的連發火槍基礎上,研製一種可以連續自動射擊的步槍,畢竟他有過研製這種步槍的經驗,而與此同時,秦浩然卻又給了他新的任務,製造手槍、手榴彈,地雷和迫擊炮。

看著擺在自己麵前的圖紙,馮晉才除了不住的感歎之外就再也說不出別的話了,手榴彈讓他認識到了這種看似不起眼的小玩意兒的重要性,這東西一炸一大片,簡直就是士兵手裏的大炮。

而迫擊炮,則讓他看的是眼前一亮茅塞頓開,名字雖然讓他感到新奇,可是他對迫擊炮的射擊原理卻並不陌生,迫擊炮說白了就是臼炮的一種,前端裝彈,依靠炮彈自身的重量和下滑慣性擊發底火來實現射擊的一種前裝滑膛炮。

在這之前,馮晉才已經對臼炮這種古老而又落後的火炮失去了興趣,他認為臼炮是注定要被曆史所淘汰的,可是當他看了秦浩然給他的設計圖紙和性能參數的時候,他敏銳的意識到,這種新型迫擊炮,將是步兵在進攻中有力的火力支援,他拆裝方便,製造簡單,使用操作同樣簡單,就是因為它的簡單,才成為了它的優點,可以隨進攻部隊快速前進,對於射擊陣地沒有複雜的要求,在部隊中必然會有極大的用處。

現在秦浩然再一次把他的精力轉向了部隊的日常訓練,現在這支軍隊已經有了一支現代化軍隊的雛形,所欠缺的就是最寶貴的實戰經驗了。

轉眼間兩個月過去了,現在的部隊已經走上了正軌,新式軍裝受到了所有官兵的一致好評,軍徽是完全照搬後世的解放軍軍徽,醒目的軍銜方便了彼此之間的交流和戰時的指揮。

51式步槍已經批量的裝備了部隊,相對簡單的手榴彈也已經試製成功,目前依舊在進行相關的測試和完善性能,迫擊炮相對來講要慢了一些,不過這已經讓秦浩然感到非常滿意了,畢竟目前的局勢還算是穩定,一時半會的打不了大仗。

他開始思考怎樣讓部隊接受血與火的考驗,怎樣讓這支被寄予厚望的軍隊在戰鬥中快速的成長,更要命的是,他給士兵們開的餉銀是以往舊軍隊的兩倍,他從龍興皇上那裏弄來的五萬兩銀子有近一半發了餉銀,還有很大一部分用於軍械的研製上,現在他手裏也就還有不到三千兩銀子,眼下最著急的就是解決銀子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