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世界是沒有金屬的。
一方麵,他們確實也被壓製出來一些天才策略,比如相當優秀的陶瓷製造技術,這是在有大宗師的幫助下完成的,另一方麵,木材利用技術下,從軒轅明月那得到的一把木刀,是可以切入人體薄弱部分的,顯示出確實有些東西。
當然了,差距就是差距。
其他的差距也是顯而易見的。
王劍早準備妥當,酒樓的包廂內外,早已被清空,哪怕是跑堂的小二,也早已睡覺。
這就是物質的差距。
魚歸此時吃的正歡快,兩個少女一左一右,一個給他吃漢堡,一個喂炸薯條,簡直美上天。
突然打開的門,讓他有些驚訝,一般上菜不是應該有人先探問請安嗎。
王劍走進來,卻是不打招呼,直接用手中一件得自飛船的手槍開槍了。
擊中了一把椅子,這椅子以非常名貴的木頭所造,好吧,在秘境,還真不缺好木頭,這裏自然不必多說,一下子打的粉碎。
“你敢喊叫,我就打你,立刻會死。”
魚歸似乎非常冷靜。
看著王劍與自己的距離,還有椅子的慘狀,卻是非常光棍。
他居然從兜裏掏出一物,似乎不知道是什麼材質的匕首,對準剛剛還非常親密的兩個女子,一人一刀捅了過去。
他殺了兩個嬌滴滴的玉人,卻是絲毫沒有情緒上的變化,異常冷靜:“不知道尊駕是哪一家派來的,論家族,我排行靠後,用我做威脅,我爹一顆晶石也不會給,我的天資也一般,似乎也沒什麼機密的功法給你,如果你來殺我,剛剛進門第一下,就可以用這件武器殺死我,但你沒有,所以,你的意思是?”
“有趣,了不起的家族。”
哪怕是紈絝子弟,在秘境這種地方,也被鍛煉的很有戰鬥力嗎。
這就是內卷製度的先進性?
什麼是內卷化,就是哪怕一個看大門的,也有碩士學曆的可怕場景。
哪怕一個玩鬧的子弟,實際上也異常能幹精明,隻是疲勞而已。
內卷化的實質,是人力資源的價格戰。我們都知道商品的價格戰無非兩種形式,一種是降價,一種是價格不變但提升質量。勞動力作為一種特殊商品,基本上也遵循了一般商品的價格戰原則,要麼降工資成為廉價勞動力,要麼提升工作時長成為奮鬥逼。但由於以房地產(或者說房貸)為代表的生活成本處於高位,所以能接受工資降低的人相對更少,而且還會越來越少,於是自然也就會有越來越多的人成為奮鬥逼。當然,也不排除一些人由於祖上蔭庇、際遇爆棚等因素,可以超然於內卷邏輯之外,這裏暫不做討論。內卷化的原因,很多人都把原因歸於勞動力過剩,導致資本家有底氣說“你愛幹不幹”。但這裏不得不說,勞動力過剩是資本家和勞動者之間的對應關係,是資本與勞動者之間的對應關係,但既然是內卷,那就一定是勞動者與勞動者之間的對應關係,否則就無法稱其為內卷,資本家傷害勞動者那能叫內卷麼?隻有勞動者之間互相傷害才能叫內卷。那我們就不禁要問,為什麼在當今的大背景下,勞動者之間所表現出的關係不是協作和理解,而是互相傷害呢?或者我換個問法,資本(或者說資本家)與勞動者之間的矛盾是曆史性的、是必然性的,而勞動者之間的相互關係卻可以存在很多種形式,為什麼如今卻偏偏表現出了內卷化的狀態呢?這才是理解所謂內卷問題的關鍵。
世上隻有必然,沒有偶然。嗬嗬,然而無數哲學先驅都一再強調,世界也好,人生也好,都是必然和偶然綜合作用的結果,而且很多時候偶然因素的作用要比必然因素更顯著。那些在戰爭中無端死難的人,可憐吧,可他們有什麼可恨的呢?而一個走了狗X運中了彩票大獎的人,這種運氣又能說明他具備什麼實力呢?承認必然和偶然同時存在,承認實力和運氣互不相幹,才是科學的世界觀。然而在單元化價值觀的作用下,人們會瘋狂地尊奉“唯結果論”“唯英雄論”“唯權威論”……這個“唯”字對應的就是價值觀和世界觀的單一,於是人們不再去多角度思考問題,甚至幹脆懶得思考,對待問題的時候都是先預設立場然後隻管大聲聒噪就可以了,典型代表如“田園女權”“飯圈文化”等等。在這種意識形態的作用下,人們往往很容易屈服於“英雄”和“權威”,而對身邊那些看起來比自己要蠢的普通人則拔刀相向。屈服,決定了你在某些人麵前如同提線木偶;拔刀,決定了你在另一些人麵前充滿了攻擊性。更重要的是,這種價值觀會導致獨立人格的褪色甚至喪失,普通勞動者被徹底工具化,再加上如馬某之類的“人生導師”或者如咪某之類的煽動者一吆喝,於是大家就都如同《烏合之眾》裏所形容的那樣,不再有獨立而清晰的自我意識,取而代之的是一種充斥著狂熱、輕信、易怒等特征的群體意識。於是人們開始瘋狂追求鋼筋混凝土,開始奉行遠超自己實際能力的消費主義,開始無休止的地域攻擊和性別攻擊,開始比誰家孩子報的興趣班更多……每個人都在資本的鼓吹下有了一個鮮明的目標,同時又喪失了理想,甚至對僅存的堅守理想者嗤之以鼻、冷嘲熱諷。就如在三五個朋友的酒桌上,你若是談論自己下一步想買個名牌包包,或者準備投一套房子等漲價,就必然能得到幾聲附和,於是大家就都興高采烈起來;但如果你說自己想要去研究文化產業,來為我們的文化發展添磚加瓦,提升我們國家的文化影響力和輸出力,則大概率會得到幾聲冷笑,和幾張難以置信的表情。前文所說的“有目標,無理想”大抵如此。而這個目標,恰恰就是有些人用來操控普通人成為木偶的那個提線。什麼中產階級、精致主義、輕奢、小資……簡簡單單營造幾個概念就能讓數以億計的無產者為之奮不顧身,如果再撒點如“狼性精神”之類的佐料,就構成了我們如今所看到的畫麵------人與人之間形成了大量的破壞性競爭,而不是提升式競爭,因為那個目標的存在使人們變得無比浮躁和急功近利。自我提升終究非一日之功,而破壞性競爭則見效快、時間成本低,所以我雖然知識儲備和專業技能不如你,但我就天天加班到後半夜搞死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