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梧界,冥土,第一層。
一輪彎彎的血月,高掛在陰雲密布的慘淡空。
地之間,到處都是蒼茫的淒冷之氣。
下方沐浴在光明之中的聖山上,無數周身綻放光焰,麵有黑色、紫色、紅色神紋的鬼神,靜靜恭候在台階上。
台階通體晶瑩,透著微光,皎潔如玉。
此處,是蒼梧界冥土第一層,新近出現的一位大神通者開辟出的一座聖山。
冥土之中,環境惡劣,充斥著死氣、煞氣。
唯神通者能淨化惡氣,生成福地,而這等巍峨高聳,約有千丈之高、周回千裏的聖山,非大神通者,不能為之。
一夜之間,地劇震,冥土地麵隆起,向上拔升千丈。
其動靜之大,震驚鬼神。
方圓萬裏之鬼神,都知曉此處又新來了一位大神通者。
因而紛紛拜見。
台階約莫數千層,層層遞進,鋪成一條白玉階梯。
來訪鬼神,僅僅隻是踏上第一層,就感受到一股無形的壓力。
“這台階,似是考驗本身道行?”
有位身上明光衝出三尺的鬼神上了十幾層之後,勉強跨上二十層。
在這裏有個的白玉平台,可供歇息。
接著,嚐試著邁上第二十一層,卻一個站立不穩,跌了回去,差點滾落下去。
身旁另一位帶著三尺白色毫光的鬼神一把扶住他,道:
“看來以我等道行,也隻能爬到這山腳了。”
“是啊,上麵還有至少兩三千層吧,不知道都有誰能上去?”
“能登頂的,恐怕已經接近鬼仙了,不是尋常鬼神可比。”
周圍數十位鬼神,都是豔羨地望向山頂。
上方,零零落落,數十位身影,分別站在山路某處,也不過多爬了一二十步。
能爬到山腰的,隱隱約約,不過兩三道背影。
至於再往上,就籠罩在強烈的光明之中,看不真切。
可惜這都是按照各自真實修為深淺而定,半點弄虛作假都不能。
也隻能巴巴地羨慕著,各自依照本身真實進境,站在山道上,耐心地等候著。
按照慣例,但凡幽冥之中開山立教,都是要來幾次講道的。
這離得近的,自然受益更多,而站得遠的,受益就少。
他們至少還算是一方鬼神,因而能爬上山腳。
那山下平地上,密密麻麻,至少站了數以十萬計的靈鬼,各自都隻有微弱白光罩身。
這些靈鬼,有些道行,麵目清晰,靈智完全,未來大有前途,因而能沐浴在聖山垂下的光明之中,站在山腳之下。
再往外,無數身形模糊的灰影,更是連靠近這光明都接近不得,隻能站在聖山光芒籠罩範圍之外。
這些大部分都是凡鬼,身形模糊,靈智不全,魂體殘破,連毫末光明都難以承受,又本能之中,感受到萬載難遇的機緣所在,戀棧不去,都是圍攏在此,渴望能分享一點機緣。
幽冥之中,不比人世,但凡一點出頭的機緣,都難能可貴。
這些凡鬼,本能之中,也不想化作劫灰。
這些凡鬼本就魂體不堅,易陰風吹散,化作塵燼,平日又少有給養,家中尚有祭祀還好些,若是斷了香火,經年累月下來,或遲或早,總要消亡。
然而一朝若能聆聽道音,悟得一二微末法門,不定就能擺脫困境,堅固魂體,延長陰壽。
是以,曆年幽冥有道場開講,都會吸引數目龐大的凡鬼。
這冥土自蒼梧界開辟以來,就已經存在,也不知積累了多少陰魂,又藏著多少鬼物。
僅僅是這一層冥土,方圓千裏內的凡鬼,被吸引過來的,就不下百萬。
濃厚的陰森鬼氣,形成了陰雲,盤踞在聖山光明之外,遮蔽了月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