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改革探析(3 / 3)

由於教學學時有限,老師應該在課前提前將教學任務布置給學生,學生在課餘進行調研、討論、學習,完成相應人力資源管理方案的設計。上課時學生以ppt形式展示其設計的人力資源管理方案。老師針對設計方案進行點評和指導,並就學生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和大家交流。

以工作過程為導向的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教學項目和任務設計如下。

第一,成立模擬公司。工作任務:學生分組,成立模擬公司;初始狀態設立,小組成員分配管理角色。

第二,項目一:年度計劃製定。工作任務:人力資源供給、需求預測;編製人力資源招聘計劃。

第三,項目二:工作分析。工作任務:編製組織結構圖;編寫工作說明書。

第四,項目三:企業招聘籌備。工作任務:製定招聘計劃;招聘信息發布;設計麵試提問提綱和麵試評價表。

第五,項目四:個人應聘準備。工作任務:個人職業興趣測定;個人職業生涯規劃;麵試禮儀及技巧準備。

第六,項目五:現場招聘。工作任務:招聘、應聘雙方現場交流。

第七,項目六:人員甄選。工作任務:設計人員甄選方案;組織人員甄選。

第八,項目七:人員錄用。工作任務:與錄用者簽訂勞動合同;招聘成本和招聘效果評估。

第九,項目八:員工培訓。工作任務:製定培訓方案;實施培訓方案。

第十,項目九:績效管理方案設計。工作任務:設計績效考核方案。

第十一,項目十:薪酬方案設計。工作任務:薪酬調研,撰寫薪酬調研報告;編製工資表。

第十二,項目十一:勞動關係處理。工作任務:勞動糾紛仲裁和處理。

3、改革課程考核方式,合理評價教學效果

改革後的考核方式改變了以往必修課閉卷考試一卷定案的傳統做法,把考試內容貫穿到日常的學習中。學生綜合成績 (100分計)=平時成績×50% + 期末成績×50%。平時成績由四部分組成:出勤(20%),課堂表現(20%),個人作業(20%),小組項目完成(40%)。改革後的考核方式更加強調過程考核和團隊考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學生對學習過程的關注及團隊協作意識。這種考核方法更加客觀和立體,能夠從多個維度對學生作出評價,更合理地評價教學效果。

4、創新實踐平台,加強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

為進一步強化學生的職業能力,給學生提供更多的職業訓練機會,必須創新實踐平台。一方麵,要強化校內實訓室建設,建立和完善人力資源仿真模擬實訓室,配置相關的硬件和軟件,給學生提供校內仿真模擬的機會;另一方麵,要走出校園,拓寬和企業合作的渠道。通過邀請企業資深人士講學、校企共編實訓教材、學生定崗實習等多種方式,使人力資源管理的教學真正地能與企業無縫對接,提升學生職業素養。

【參考文獻】

[1] 薑瑩:以產業結構調整為導向的人力資源課程改革[J].沈陽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

[2] 楊東輝:高職人力資源管理課程改革的實踐探索[J].經濟研究導刊,2010(35).

[3] 潘琦華、劉茗飛:高職《人力資源管理》課程一體化教學改革探索實踐[J].廣東師範學院學報(職業教育),2011(2).

(責任編輯:胡婉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