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深圳

城市動畫

作者:林之

閱讀,對一個城市來說有多重要?深圳的閱讀文化也讓我閱讀了文化的深圳。

深圳的讀書熱情由來已久,深圳的讀書熱情也異乎尋常。如果之前你問我對深圳的印象,我的答案無非是,我國的第一個經濟特區,是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同誌畫的一個圈,是中國對外開放的窗口,是全國經濟發展的示範龍頭。就像更多的人看來,深圳“可以發行新中國第一隻股票,可以開業第一家麥當勞餐廳,可以成為第一個人均GDP超過一萬美元的城市,但是把深圳與文化、讀書這樣的風雅之事聯係起來,確乎有些出人意料,誰也想不到深圳花了十年的時間,始終執著的堅持一件事,那就是讀書。”

讀書,十年如一日,多好啊!

清晨,深圳最繁華的地段,每天都上演著一個最為壯觀的場麵,在圖書館前,來讀書的人們已早早地排起了長龍,等到開館的那一刻,人們如潮水般湧入,迫不及待地奔向浩淼的書海。人們如饑似渴地尋找著、閱讀著,享受著。在氤氳著書香的氣息裏,人們得到的不僅僅是知識,還有比心靈安靜更深層的東西。

在深圳,“人們買書像買菜一樣,不是一本一本地買,而是一捆一捆地買”。在有些小城,在人們的小推車裏,你能看到多少書的影子?在人們茶餘飯後的談資裏你能聽到多少書的名字,在多如牛毛的會議裏有哪些是為文化的發展而召開?人們可以花大量的時間和金錢去整一次發型,去做一次美容,去逛一件衣服,去赴一次無聊的聚宴,可是有多少人用哪怕很少的時間和金錢去逛逛書店,去閱讀一本書,去購買一本書。人們在狂熱地追求名牌服裝、豪華住房和轎車的時候,卻不知道讀書也是一種時尚。難道,是我們的文化底蘊文化傳統不如深圳嗎?那孔孟之鄉禮儀之邦的美名從何而來。難道它隻能是我們的名片,被牢牢地夾藏於寂寞而又無奈的曆史書頁裏嗎?

“為什麼深圳的購書量,會連續十九年居全國各城之首?”除了熱情,還要什麼?那就是有閱讀的空間,有閱讀的選擇,有閱讀的內容。深圳可以最大限度地為人們提供這些服務。在深圳市最中心的黃金地段,有一個世界單體麵積最大的中心書城,還有一個深圳市中心圖書館,這兩座建築為深圳市民的閱讀提供了一流的環境和條件。這需要決策者長遠的目光、睿智的頭腦和大度的文化胸懷。更多的小城黃金地段都做了什麼?商場,超市,飯店,銀行,每天都有熙熙攘攘的人群,爭先恐後的車輛,各色身份的人物,在欲望與權勢的追逐中,上演著看似華麗的戲劇。新城開發,舊城改造,座座高樓如雨後春筍,拔地而起,有些地方政府可以用盡各種手段招商引資,哪怕毫無成效隻能起到混淆視聽的作用 ,也絕不願把文化作為一個基本的投資方向。

而在深圳,除了大規模的書城和圖書館,還有全國獨一號的“城市街區自助圖書館”,顧名思義,為街區居民提供最便利的閱讀服務。“最大特色就是完全自動化而且完全免費,隻要將借書卡放在讀卡機上,輸入所要借閱書籍所在位置的編碼,不到20秒功夫,就能完成借書的全部過程。”而且可以預約借書,物流配送兩天之內就可以把想要的書送進圖書館,接到圖書館的短信就可以前去取書。這種24小時自助圖書館係統,徹底打破了圖書館的圍牆壁壘。人們隨時隨地都可以得到自己喜歡的書籍,方便快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