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阻石隔大江畢竟東流去,雪辱霜欺梅花依舊向陽開”
至少十五年後的今年,我仍然深深的銘記著這段話,這是多年前訂閱一份名字叫演講與口才的雜誌,其中一個叫李燕傑的算是名人吧說過的一句話,我很喜歡,每每感覺辛苦,總是用這句話鼓勵自己,因為,我的學習和工作,家人是給不了我任何幫助的,而我,沒有愛人,心是空的……
直到有一天,在經曆了若幹相親之後,頂住父母親人的各種壓力,遇到了他---一個初次見麵就將我攬入懷中的強……
愛情,隻可遇見,不可預見……
第一章一個特別的女生
也許在大多數中國人的眼中,一個35歲沒有結婚的女人,她的生活一定是豐富多彩的,她的經曆一定是不可思議的,遇到許多人問我,為什麼還沒有結婚?我內心苦笑:沒有一個有感覺的人,怎麼結?和誰結?嫁給房子?嫁給金錢?嫁給現實嗎?
偶爾總會感覺自己的思維停留在學生時代,那樣一個單純的隻剩下純真的時代,如大多數摩羯座一樣,工作中的理智與生活中的單純組成了一個經常矛盾的我。
在那個東北的小農村,父母沒有文化,許多時候,我也很懷疑,我的生活習慣和思維方式是如何形成的?好像與我的生活環境沒有關係一樣,七零後的尾巴,一個臘月,我出生了,父母說我小時候特別磨人,愛哭,愛鬧,但唯唯聽老師的話,那時的老師還是老師,讀書時,脾氣倔強的我曾經為了解一道難題,冬天的一個雪夜,我邊哭邊跪在雪地裏責怪自己,以至於現在每到雨雪天,我的膝蓋仍然會隱隱的不舒服。
現在,我仍然很羨慕那些能讀書被父母嬌慣的孩子,他們能夠得到想得到的一切,ipad,手機,遊戲機……而讀書時的我,父母經常會勸我不必做作業學習,其實我從小開始和爺爺奶奶一起,雖然他們也和我父母住在一起,不過,對父母尤其對母親的感情,還是在到北京後的幾年,那時的我太喜歡學習了,即使現在,我仍然認為學習對於我來說,是一種需要,而不是負擔,但我偏偏沒有,初中畢業那年,父母以我身體太瘦為由強迫我讀了一所國企的技工學校,盡管那時我能進入那所學校是多少人羨慕,可是,在那裏讀書的幾年,沒有人知道我的心是流淚的,沒有人知道我經常去距離不遠的高中酸楚的和那裏的同學聊天,那一步的選擇,注定了我後來付出更多的辛苦,遺憾的是,技校畢業後剛參加工作,那一個發工資的日子,我正準備去給奶奶買水果時,家人告訴我直接回家,奶奶沒了,至今,我在北京,也偶爾會夢到奶奶,不敢去回憶,總會淚流滿麵,參加工作後,我寫了一篇名稱為“奶奶”的文章,發表在了當地的報紙二版頭條,好多同事領導祝賀我時,沒有人知道,寫東西是要流淚的……
第二章奶奶---轉自作者1997年報紙發表的文章
我坐在上班的通勤車裏,望著窗外那些日漸凋零的樹,內心湧起一種傷感---一個生命如果
走到了盡頭,任憑誰也是沒有辦法挽救的,盡管它是多麼依依不舍,盡管你是如何地極力地挽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