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六十七回 逍遙連環計 西夏大出兵(2 / 3)

“嗯,不管怎麼說,李將軍雖然違令出戰,但也挫動了宋軍銳氣,又有所收獲,功過相抵,就不追究了,切記,下次一定出戰一定要稟報。”李乾順說到。

“謝陛下!末將銘記!”李良輔跪拜。

“不過……這宋軍如今是怎麼個情況,眾卿心裏可有眉目?”李乾順問道。

“近年來宋軍戰力非凡,斷不應該在節節勝利的圍城形勢下不敢應戰,微臣以為,宋軍是不是有什麼詭計?!”小臣任得敬說到。

“可是他們還分兵而走,明顯是削弱自己的戰力啊。”仁多保忠說到。

“可是,宋軍卻是沒有任何退卻之外的動作。”李良輔說道。

“難道......”一直未說話的晉王察哥說道。

眾人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了過去。

國主李乾順也急忙問道,“王兄是不是料到什麼?!”

“難道....是大宋內部或者其他邊境出了什麼問題?!”晉王說道。

“比如說呢?!”李乾順急忙追問。

“比如說,大宋國內有叛亂、災禍,邊境有大遼、吐蕃、越李(越南)、蒲甘(緬甸)、天竺甚至東倭入侵。”晉王說道。

“嗯?!這麼一想...晉王殿下說的有道理,然後大宋捉襟見肘,隻能分兵救援,而此地又不想失去戰果,不得不虛張聲勢,不敢與我等交戰,隻想等解決了其他問題,再來招呼我等!”仁多保忠繼續分析道。

“甚至糧草都有所不濟,故而不敢有大規模行動。”李良輔也添油加醋的說道。

“哈哈如若果真如此,那真是天助我大夏!”李乾順高興地大笑。

“可是...我等並沒有收到什麼訊息啊,而且這也是我們的推測。”晉王察哥謹慎的說道。

“這已經很能說的通了!況且大宋幅員遼闊,道路漫長,有些事情很難及時傳過來,不知道也正常,隻要他們自己知道就好。”

眾人正議論著。

一個小校跑了進來,“報~!!陛下,各位大人!有軍情!”

“什麼軍情?!快說!”晉王急忙問道。

“稟告陛下和各位大人,之前退卻的十萬宋軍又回來了,依舊駐紮在之前拋棄的營寨中。”

“哦?!又回來了?!...”晉王眉頭一皺,又問道,“他們士氣如何?!”

“明顯有些軍心浮躁,士氣淩亂。”

小校話音一落,李良輔先笑了起來,“哈哈,又來裝模作樣,是了是了,一定跟我等所料不差!”

“那我大夏兵馬是不是應該傾巢而出,一戰而定?!”李乾順問道。

“不不,現在還不好說,當小心為上。”晉王建議到。

“李將軍,你可願意戴罪立功?!”李乾順想了想,看著李良輔說道。

“末將願意,請陛下吩咐。”

“好!命你帶兵馬三萬,再去試探下宋軍虛實。”

“是!末將立刻就去!”

緊接著,想當然,李良輔再次帶領三萬兵馬,旋風一般,呐喊著再次衝向宋軍營寨,來了個故地重遊。

逍遙允、諸葛亮、司馬懿三個滑頭自然心知肚明,見大魚還沒來,便依舊是讓將士們故意罵罵咧咧、亂七八糟的撤退,丟下一些糧草輜重不說,還按照諸葛亮計策,故意在人去樓空的中軍大帳內遺落一封假書信,上麵主要內容是:大宋東京汴梁腹地發生大地震,軍民死傷幾十萬,亟待兵馬回援,搶險救災。

當手下統領將這封書信交到李良輔手中時,還在宋軍遺留軍帳內晃悠的李將軍看了大喜過望,也不再繼續追趕,立刻吩咐兵馬收拾物資,班師回城。

這一來一回,總共才一個多時辰,國主李乾順和眾人的會議還沒有散呢,都在書房等待著李良輔的消息。

而此時,李良輔興奮地如同一個彩票中大獎的彩民一樣,舉著手中的書信大踏步的衝了進來。

“陛下!殿下!有好消息!”

“哦?是不是宋軍在我們區區三萬兵馬麵前依舊退去?!”李乾順問道。

“陛下聖明,所料不差,而且,還有個更好的消息!”李良輔一抖手中的書信。

“哦?!什麼消息?!快呈給朕看看!”李乾順喊道。

晉王察哥急忙接過書信,雙手恭敬的呈給李乾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