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回 董卓換體下令 徽宗全力支援(3 / 3)

“屬下遵命!即刻召喚黃金騎士、光明劍士!追討聖杯!!”

……

東方,大宋,東京汴梁,朝堂。

清明節

徽宗皇帝正與群臣上大朝。

所謂大朝,就是京城和各省、路及軍隊四品以上大員全部到位,一般是國家大事時才召開。

此時,徽宗剛剛與眾卿商議好了趁著清明節祭奠和撫恤近年來堪平內亂、抵禦外敵而戰死兵將及其家屬事宜。

“好了,眾位卿家,清明事了,那就說說當前邊疆局勢如何吧?”徽宗問道。

“啟奏陛下!”三大軍團節度使嶽飛、韓世忠、李助出列稟報,“目前大遼、西夏、吐蕃與我大宋沒有大戰發生,僅有個別小摩擦,都被我大宋兵馬所平,邊境相對平穩,據臣等揣測,可能是之前會盟伐宋大戰之後,眾國被嚴重削弱了兵力和國力,故而正在休養生息,無暇大規模襲擾我大宋。”

“嗯…好,辛苦眾位卿家,不過,三大軍團不可掉以輕心,時刻關注敵國動向!遇到緊急情況可便宜行事!”

“是!臣等領旨!”三人歸位。

“陛下!”一人出列稟報,正是嶽飛軍團的老將宗澤,“老臣認為,此時正是應該趁敵國虛弱大舉進攻的好時機!”

“不可!”眾人還未言語,徽宗先發話,“不可如此!眾位卿家不要以為朕軟弱懦弱,隻可守家不敢拓土,實在是進攻不同於防禦!如今逍遙愛卿不在,無人統一調度天下兵馬,冒然發起戰事,必然牽一發而動全身,一旦引得多國再次會盟,恐難以應付四麵之敵而陷入困戰!況且我大宋內外也經曆多戰,也急需休養生息!…”

“陛下所言甚是!是老臣魯莽了!”宗澤說到。

“老將軍雄心壯誌,老當益壯,此心可敬…”徽宗笑道,“那沿海情況如何?!”

“啟奏陛下!”,兵部尚書張叔夜、侍郎馬植奏道,“陛下,如今沿海十分不平靜,時常有東來水寇襲擾海疆,幸虧我等有逍遙王爺所命四大水軍統領遊弋巡視守護,又有沿海各省都指揮使運籌作戰,多次擊退水寇,故而並未傷及國土根本。”

“好!傳令!命六部和沿海各省全力支持海防,厚加援助!”

“是!”

“七大法令執行如何?!”徽宗又問道。

“啟奏陛下!”左丞相李綱,右丞相李若水奏道,“陛下,如今逍遙王爺所出七大法令,正在全國繼續大力推行,尤其山東路和雲南路效果最明顯,各地農耕、吏治、兵役、商旅、基建、民生及司法都在飛速發展,這是六部綜合呈上來的折子,請陛下過目。”

說著,二人將六部奏章呈上,由一個公公接手傳遞給皇上。

徽宗皇帝打開奏章,仔細翻閱起來。

眾臣工在下靜靜的站著。

“好!!很好!!如此發展,何愁天下不治!!”徽宗猛的合上奏章,龍顏大悅的喊道。

“此乃吾皇萬歲之福!”眾人恭賀。

“不!!”徽宗突然一聲大喊。

眾臣愕然,額,大姨媽來了還是怎滴?!

隻聽徽宗忽然情緒低落的緩緩說道,“這都是逍遙愛卿之功啊!!愛卿…你在哪啊..你還活著麼?…你就這麼拋下大宋蒼生了麼?…”

說完,徽宗竟然以袖遮麵,嗚嗚的哭了起來。

眾臣也是一片難過默然,偶有垂泣之音。

是啊,普天之下,誰不想念那個神武絕世卻又不正經王爺呢?!

朝堂內正氣氛肅穆,一人出列,正是河南都指揮使-女將瓊英,“皇上不必難過,逍遙王爺天作之才,必能吉人天相,性命無憂,而且,小倩姐姐也說…”

“我知道,”徽宗自顧自說了起來,“公主也告訴我了,說王爺的同窗家將們都能感應到王爺還活著,所以都閉關等待了是吧。”

“皇上,其實王爺的家將們並沒有閉關。”張清出列說到。

“什麼?!沒有閉關,那朕怎麼許久沒看到他們…”徽宗有些驚訝。

“我們等去拜訪小倩姑娘和答裏孛公主時得知,王爺的家將們早就集體離家,一路西去了。”

“what?!西去?”徽宗奇怪道。

“是的皇上,”盧俊義出列說到,“據說我等軍團在西部的探馬斥候也發現了他們西行的蹤跡,就是不知所為何事。”

“這麼一群英武智絕之人西行,是為了什麼呢?”眾人紛紛議論。

“皇上,要不要多多加派人手,嚴加監視…”耿直的監察禦史李光說到。

“不可!!”眾人一片大喊。

“不可就不可嘛,嚇的李某都要尿了…”李光低聲說道,倒也是忠君愛國。

“好了,眾卿不必猜忌,王爺之人,必不會為害大宋!由他們去!說不定王爺就在西方未知世界!”徽宗站起來喊道,“飛鴿傳令!西部沿途州府地域給予全權支持放行!”

“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