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回 賢相戰賊寇 逍遙救水患(3 / 3)

“末將遵命!”說著項元鎮帶大軍繼續左右衝突,如虎入羊群一般把敵人殺了個鬼哭狼嚎,不多時又槍刺箭射,殺賊將錢儐,賊軍潰敗。

而我,則就地妙手回春,表麵看是止血包紮,醫治受傷極重的宗澤老將軍,而後安排兵士護送老將軍先回徐州養傷。

.......

徐州城內。

逍遙允和一班武將。

“項將軍,你他的太及時了,不但令我軍士氣大振、協同殺散眾賊,還算是救了我和宗老將軍的性命,人馬也避免折損更多,請受我一拜”,說著我就要表示感謝,宗澤也在我身旁一同拜謝。

“丞相、宗老將軍不可,此乃元鎮分內之事,護國殺賊,將之命也,安敢言謝!”

“真將軍也!”我讚道,“對了項將軍軍馬怎會那時那刻出現?”

“丞相”,於是項元鎮便娓娓道來。

原來,自從逍遙允離開京城,鎮守徐州以後。

一日,徽宗上朝,本來無事,卻又出來兩個奸賊。一個叫王黼,一個叫朱勔(都是與四大奸臣同時期的大奸臣,徽宗欽宗時期大宋六奸之二)。

“皇上,臣等有奏!”王朱二人出列道。

“哦王大人、朱大人有何事?”

“皇上!這大宋天下快要滅亡啦!請皇上醒醒啊!!”說完二人哭著跪下了,哎呦我滴媽呀,好一副忠臣樣子!

“哦?兩位大人何出此言?”徽宗不痛不癢的問道,任由他倆跪著哭。

“皇上,如今我大宋子民隻知有丞相,不知有皇上矣!我等臣子心痛啊!”王朱二人哭訴道,卻偷偷抬眼看看皇上的反應。

“恩,繼續說!”徽宗道。

“皇上有所不知!自從丞相第一、第二發令頒布以來,天下間百姓莫不愛戴丞相,而官宦莫不痛恨丞相,這是丞相奠定自己的根本而毀壞皇上的基業啊!”王朱二人繼續道,“今丞相在徐州,名為鎮守禦敵,實為擁兵自重!且多與賊首苟且,又網羅黨羽!皇上若再不除去此等奸相!大宋滅亡不久矣....而且...”二人繼續哭。

話未畢,群臣中走出一人,憤憤道,“爾等奸賊!丞相忠肝義膽!一心為國!匡扶社稷不辭辛勞!天下間剛剛有了複興之色,爾等文不安邦武不定國,卻在此亂嚼口舌,誣陷忠良!混淆聖聽!我恨不得生啖汝肉!”

好一個忠烈之臣,視之,乃北宋名臣李綱(字伯紀,徽宗政和二年(1112)進士,剛烈的愛國主戰派,民族英雄)!

王朱二人立馬換了一副奸險陰霾的臉色,“李大人,你如此血口噴人!要當如何?!”你看看狂的逼樣。

“皇上……”李綱急著為我辯護。

徽宗一擺手,示意李綱不用說了,隨即笑眯眯對王朱二人道“王大人、朱大人的意思,是否說丞相如今位高權重、聲望太響、權力太大、驕橫太甚,故而有篡權謀反之嫌?”

“皇上聖明!我等正有此意,我二人忠心耿耿時刻為大宋監視此賊”,二人以為讒言奏效,一臉得意洋洋的狗樣!

“哈哈哈哈”,徽宗突然大笑,隨即一臉憤怒嚴肅,“既然二位大人快要死了,我就讓你倆死個明白!”

二人突然一臉懵逼,然後惶恐的哭訴到,“皇上何出此言?莫要玩笑,臣等心髒不好……”

“聽著!如若丞相願意!朕願立即禪位讓賢!何來篡位!!”徽宗一語驚人。

王朱二人戛然呆住。

“爾等奸臣!本來第二法令必將廢除爾等,念你們兩個雖有不軌,卻不像四大奸臣那麼嚴重,也未時刻同流合汙,也曾有些功勞,故隻鏟除你們的朋黨羽翼,倘若今後能安分守己,還可善終,怎奈今天你們二人如此不堪!令朕大為絕望!不必多言!來人!將此二人拖出去,斬!抄家充公!家人發配!”

“皇上微臣錯啦……皇上開恩哪……皇上饒命啊……皇上……皇上……”二賊求饒聲漸漸遠去……

“皇上聖明!”又一人轉出,視之,乃太尉宿元景(仁臣,赴梁山招安成功的宿太尉),“不過,如今我等雖全力內政、執行好丞相法令之外,當下緊要莫過於逍遙丞相於徐州與賊相據,戰況激烈相持,皇上還當繼續支援才是。”

“宿愛卿所言不錯,朕也在考慮此事,怎奈三軍易得,一將難求,眾卿可有良將人選?!”徽宗有些沮喪,泱泱大國,拿不出幾個厲害的武將,偃武修文之害啊!

須臾,一人走出道,“皇上,臣保舉一人,可擔此任!”說話者乃賢臣聶昌。

“哦?聶愛卿快說!”

“此人乃琅琊彭城節度使,姓項名元鎮,頗有武力,亦會用兵!”

“不錯,皇上,此人可為!”李綱跟道。

“好!既然兩位愛卿如此說,那速速擬旨,命項元鎮為上將,率軍一萬,順河而下,支援丞相!”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