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競風流 第四十六章 奇怪的合同(1 / 3)

“我說老妹兒,你要不幹脆找個有本事的好男人嫁了算了,像自己創業這麼煩心的事兒,根本就不適合你。”

說話的人,是負責在廚房裏打下手的童嬸。

童嬸是個苦命的人,前些年她老公去北方打工,過勞死,花了一大筆錢托人幫忙,才把遺體給弄回來。

留下了兩個孩子,一個讀初中,一個念小學。

倆小孩兒放在親戚家寄樣,童嬸自個兒來明珠找事做,沒個值錢的手藝,隻得在廚房裏打打下手。

蘇妙雪給她開的工資不低,還包吃包住,這份待遇,童嬸在明珠不可能再找到第二家。

可眼下,童嬸卻是明明白白的勸告蘇妙雪:別在折騰創業這檔子事兒了。

“童嬸,你不願再跟我了啊?”

蘇妙雪的麵前擺放著一本銀白色的2017款MacBook-Air,她正在網上搜查谘詢,謀劃著2018年的新企劃。

一個北方的女孩子家家,背井離鄉毅然決然南下,一個“狠”字不足以概括,還得再加上一個“決”字。

蘇妙雪有個姐姐,比她大三歲,兩年前嫁人,可說是被家族安排出去的,雖然從形式上看不算是包辦婚姻,但本質上,也差不多就是那麼回事兒了。

在權貴如雲的帝都,底蘊深厚家族的女孩子模樣生得稍微周正點,氣態出眾點,差不多就類似於可遇不可求的奢侈品,待價而沽,價高者得。

這既是傳統,也是不可說不可雲的潛規則。

在姐姐出嫁之前,蘇妙雪是全然沒有“物化”這個概念的,直到某一天,她偶爾遇見了出嫁一年以後的姐姐。

與以前,判若兩人。

那次偶然的會麵,令她萌生了一些此前從未有過的荒唐念頭。

比如說:女孩子創業。

邏輯上來講,創業的確不是男人獨有的特權,然而在現實社會當中,真正自個兒出來打拚的女孩子,實在不多見。

不是沒有人勸過蘇妙雪,她沒想到的是,連童嬸兒都這麼勸。

按理說,經過這大半年的相處,童嬸應該是對蘇妙雪的心性極是了解了才對:女人,不該是男人的附屬品,更不是物品。

“不是不願跟你,丫頭啊,你還能年輕多少年啊?你想過沒有?”

童嬸兒沒讀多少書,也不是那種油腔滑調胸懷城府的人,以前在小鎮上生活,她就隻是操持家務帶帶孩子,屬於不太會聊天的那種。

因此,童嬸兒說話很直,沒有花花腸子,一針見血的那種。

蘇妙雪噎著了。

還能年輕幾年?

這比直接問女孩子年齡,還要傷人。

無語片刻之後,蘇妙雪深呼吸又深呼吸,調整好心態,不冷不熱說道:“今年我打算整個咖啡店,不存在食材報損問題,提供現磨和速溶兩類咖啡,這樣的業態會有較好的市場兼容度,童嬸兒,煮咖啡很簡單,你要不要跟著做?”

“我跟,你幹什麼我都跟你。”

童嬸兒還是有一說一。

“這就對了。”

蘇妙雪欣慰一笑。

這才是原來的那個童嬸兒。

一老一少兩個女人,在宿舍裏相視一笑,展望美好未來。

2018,新的篇章,即將到來。

就在蘇妙雪興致勃勃在MacBook-Air檢索著行業資訊時,宿舍的門被敲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