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午後,京城的一處四合院內,一名身著灰色正裝的青年人輕輕踏進了院門。
瘦削修長的身板,白皙挺拔的鼻子,一雙會說話的眼睛透著精明。半長的頭發微微蓬亂,打著點卷。
蘇龍清了清嗓子,四合院主人夫婦已經出來迎接,他從皮包裏掏出一副細鑲邊眼鏡戴上,立馬顯得更斯文了許多。
“蘇先生,快請!”男主人熱情地將他請入正屋。
正屋內各種不菲的字畫和屏風擺設,品相極正的黃花梨家具,昭示著主人的財富和品位。
正屋裏三麵厚厚的書架,上麵擺滿了各種各樣的中外古籍。書架前的輪椅上坐著一個老人,臉卻是歪的。
“蘇先生,我父親不幸中風,醫生說估計是沒辦法再開口啦……”
“我和我愛人平時很少和他交流他的收藏,這滿滿幾架子的書,我們也不懂。您是大行家,就請給好好看看,我們好知道怎麼出手。”
蘇龍走到那老人身前,見他一點也不能動彈,隻有眼睛半睜著。
他點點頭:
“嗯……明白。”
三十來分鍾的功夫,蘇龍摸了個大概,並趁不經意間將幾本古書放在了書桌不顯眼的位置。
他抱起一套四冊黑硬皮裝幀的西洋古書說道:
“老先生眼力不凡,這些收藏中不乏珍品。比如這套十五世紀葡萄牙文的《但所羅傳》首發版,就非常的不俗,我記得去年米蘭拍賣就拍了五十多萬歐元。”
那對夫婦的眼睛頓時亮了。
“還有這個……《西梨江記》的珍本……去香港肯定不愁找不到好買家。”
接著蘇龍指點間將這些藏書的價值說了個大概估數,聽得那夫婦笑開了花。
“蘇先生,太感謝你啦。沒高人點撥一下我們可真是對他這些寶貝一竅不通。”
“隨時,舉手之勞罷了。總之不用太著急,越急著出,自然價錢就會低。”蘇龍扶了扶眼鏡,露出微笑。
夫婦倆跟著點頭笑著附和:“那是……”
“然後這裏這個……”蘇龍轉身,將他放在書桌上的那幾個古本拿起來說:
“這套抄本的《觀奴蓮華經》,品質很好,但不是名家手筆所以市價一般。我正巧最近研究這類,倒是可以現在,當順便淘個小品。”
男主人瞅了瞅那幾本灰暗古樸的冊子,抿了抿嘴說:
“您這幫了大忙,我們也算有緣,說個價吧。”
蘇龍打開皮包,翻了翻掏出兩疊鈔票。
“今天也沒想著交易,沒帶多,就一萬多近手錢。”
夫婦對看了一眼,望著那摞鈔票,稍微猶豫了下就喜笑顏開:
“行!咱們都是痛快人,將來還有的是向您請教的時候。”說著就把那一摞錢收到了手裏。
“那是當然,隨時聯係……那我就先告辭了。”蘇龍將書裝入皮包,便出門而去。
坐在輪椅上的老人,全聽進了耳朵裏,心中在滴血,唯一能動的幾根手指狠狠地撓著扶手……
吹著口哨,蘇龍出了胡同。路邊的麵館傳來香氣,他登時跳進去要了一大碗打鹵肉臊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