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的哲學
開卷
作者:鄧敏
音樂人李宗盛自編自演了一部《致匠心》的短片,在慢悠悠的節奏中,李宗盛像一位老友說著旁白:“人生很多事急不來,你得等它慢慢熟。”
20年拍五部電影的導演薑文,繼2010年《讓子彈飛》之後,才迎來新作《一步之遙》,平均4年一部新片,有人問他怎麼這麼慢,他說:“很難一年拍一部,因為我得等那東西長出來,它長不出來,我也不知道拍什麼?”
他們讓我想起電影《星際穿越》中的片斷,宇航員庫克和布蘭德去離黑洞較近的星球上兩個多小時,基於廣義相對論的引力時間延遲效應,這個星球上的一小時等於地球上的七年,他們回到主艦時,同事羅米利已經等了他們十五年。
李宗盛做吉他十年,薑文一部片子四年,而在互聯網時代,十年,阿裏巴巴成為了全球最大的互聯網公司之一,四年,聚美優品從零開始成為了第一家成功上市的化妝品垂直電商公司,這是時間與時間的“星際差異”。美即倡導的“停下來,享受美麗”已無法引起共鳴,在飛速前進的時代麵前,誰還敢放慢腳步?
采訪養生堂董事長鍾睒睒,顛覆了我對時間的看法。15年來,先後打造了龜鱉丸、朵而、農夫山泉、成長維生素、清嘴含片、農夫果園、尖叫、母親牌牛肉棒等一係列經典案例的鍾睒睒,絕對稱得上商界傳奇。
“在營銷界,養生堂的每一個案例幾乎都被奉為經典,您應該是一個特別迷戀營銷、品牌策劃的企業家吧?能談談經驗嗎?”鍾睒睒聞畢,呷了一口茶,平淡地說:“一個產品當它出生時,一切都已經完成了,失敗的產品不需要營銷,我們每推出一個產品,都是在等,等那個點,技術的或時間的點,那個點等到了,它出來時,一切就注定了。”
別人說這樣的話,我會以為是推諉,當鍾睒睒慢悠悠道出時,我想起詩人顧城說的一句話:“一個徹底誠實的人是從不麵對選擇的,那條路永遠會清楚無二地呈現在你麵前,這跟你的憧憬無關,就像你是一棵蘋果樹,你憧憬結橘子,但是你還是誠實地結出蘋果一樣。”
這跟天賦有關,高段位的企業家常常有與身俱來的藝術家氣質。鍾睒睒是最大的產品經理,堅持隻做有感覺的產品,問他為何有那麼多的靈感時,他說:“你懂的比別人多就好了。”看似隨意成功的品牌背後,是鍾睒睒的天賦+勤奮。
天賦重要嗎?
過去三十年,有膽識、有魄力、敢為人先,便可獲得一定的成功。今天,當消費者消費的不僅僅是功能,更多是情感時,產品便成了企業家的作品。
李宗盛說:“之所以有作品是為了溝通,透過作品告訴人家,自己心裏的想法,眼中看世界的樣子,所在意的,所珍惜的,所以,作品就是自己。”
品牌升級和企業轉型中,老板意味著二次創業,重新認識自己的天賦就顯得格外重要,沒有天賦的堅持是無意義的。天生我材必有用,每個人都有自己天賦所在的地方。
韓寒說:“我所理解的生活,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和喜歡的一切在一起。”這代表了新生代創業者們的價值觀,找到自己天賦所在的領域,瘋狂地愛上它,一頭深紮進去,隻有天賦與對事情的熱愛,才可能在時間麵前足夠從容——從容著堅持,果子就長出來了。
李宗盛說:“我們要保留我們最珍貴的,最引以為傲的。一輩子,總是還得讓一些善意執念推著往前。我們因此能願意聽從內心的安排,專注做點東西,至少,對得起光陰歲月。其它的,就留給時間去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