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時是下午兩點,九月底。
所以,秦子衿想了一下便打開了蘇洋的對話框。
先告訴蘇洋,以免到時候林阿姨他們太過意外。
“蘇洋,我要搬出去了,和劉梓舒一起住。”
“你們要同居了?”
“嗯,是的。就是不知道房子上麵你們方不方便,應該沒問題吧?”
合租的房子,一般要搬走的人,都要再招租一個人進來住,以填補房租的空缺,不給其他人造成不必要的麻煩,但是蘇洋情況特殊,秦子衿也不確定。
“我們沒問題,反正是一家人住,也不用再找人合租的。”
“那就好。”
“怎麼突然想搬出去住了?”
“也沒有很突然,想了很久。他不是住的遠嗎,我們約會總讓他跑來跑去,我不方便,再說,有時候看你們一家相處,覺得自己好孤單。”
秦子衿本來想說,覺得自己挺多餘,又怕蘇洋多想。
“嗬嗬,也是。”
秦子衿回了一個笑臉。
“嗯,你現在和他一起住,先不要告訴別人,太多人知道不好。”
“我知道,其實我也猶豫,畢竟認識時間不是很久,總感覺有點太快了。”
這是秦子衿心裏的猶疑,從時間上來看,她和劉梓舒認識才兩個月左右,真的算不清久,她總覺得是不是太快了。
但從感情上來講,他們之間不像是一般的情侶,沒有“你聽我解釋”“不聽不聽,我不要聽”的狗血,也沒有“你最近都不關心我了,你是不是不喜歡我了”的矯情,他們之間大多是冷靜成熟的正常相處,當初一見如故的感覺不是假的,相處融洽也是真的。
所以,秦子衿並不排斥和劉梓舒在一起,但傳統教育下的影響,總讓她在心底深處思考,自己這樣做,是不是太不自重。
“這沒什麼的,大家都是成年人,我要不是和家裏人一起,說不定早就搬出去住了。”
秦子衿說不上心裏什麼感覺,好似鬆了一口氣,又好像更加不確定。
“你準備什麼時候和家裏人說,這樣一直拖著也不行啊。”
“正在等待合適的時機。”
合適的時機?秦子衿正想著這句話的時候,電腦上顯示著“對方正在輸入……”
“你要搬走的事情,回家了你和我爸媽說一聲吧,不管怎麼樣,我覺得我爸媽對你還是挺好的,可是上次中秋節你都沒有給他們打電話問候一下。”
秦子衿頓時覺得有些怪異,又有些原來如此的豁然。
難怪上次回來之後總感覺蘇洋有些不一樣,對她的態度。
“我還記得上大學那會兒,你來我們學校看我,還帶了水果過來,那時候我挺意外的。”
秦子衿也記得那次的事情,那是她唯一一次去朋友的學校裏,還借宿了一晚。
可是,中秋節她連家裏都沒有打電話,突然卻又一個人跟她說,因為她沒有給她媽媽打電話,所以她心裏不高興。
秦子衿心裏說不清的感覺。
“我跟柳昭言說這件事情,他說我太小心眼兒了。”
“也還好,隻是可能每個人看重的食物不一樣而已。”
是啊,蘇洋對林阿姨非常看重,對秦子衿節日不問候自然不開心。
秦子衿能理解,卻不太能接受。
人情世故,秦子衿覺得自己一向不擅長,也鮮少接觸。
家裏的人情往來由爸媽做主,畢業後的工作環境也都比較簡單,沒有什麼複雜的關係,這導致秦子衿有很多東西都不懂。
對於林阿姨,秦子衿不知道自己的做法是欠缺禮貌,還是人情世故的不完善。
她知道林阿姨她們很照顧自己,她也很感激,但她做不到蘇洋說的那樣。
下班回家之後,秦子衿就跟林阿姨和蘇叔叔說了這件事情。
“住在一起也好,相互之間有個照應。”林阿姨笑眯眯的開口,“住在哪兒啊?”
“虹橋火車站那邊。”
“那離你上班方便嗎?”
“還行吧,但是比這裏肯定要遠。”秦子衿實話實說。
一旁的蘇叔叔也開口,少有的調侃:“人家住在一起了,哪裏還嫌棄遠近的問題啊!”
林阿姨笑出聲來:“那你準備什麼時候搬啊?”
“十月一放假的時候吧,正好有時間。”
林阿姨點點頭:“既然決定在一起了,還是要早點告訴家裏,最起碼讓家人知道有這樣一個人的存在。”
秦子衿點點頭。
國慶節前一天,下班的時候大雨傾盆。
秦子衿沒有帶傘,劉梓舒來接她下班,吃完晚飯之後兩人搭出租車直接回了劉梓舒住的地方。
第二天,國慶節的第一天,由於要回去搬行李,並且秦子衿沒有她和蘇洋他們住的房間的鑰匙,而蘇洋他們要出門,所以秦子衿和劉梓舒早早的便出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