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不明白,為什麼大家都如此熱衷給人介紹男女朋友,關心別人的私人問題。
也許這是好心,但卻並不是自己所需要的。
為了避免這種整天被人追問是否是單身,何時解決終身大事的生活,猶豫了幾天之後秦子衿再次登陸了之前的相親網站。
有了之前的經曆,這一次秦子衿慎重了許多,更加關注內在和共同話題。
終於,秦子衿從眾多來信中看到了一個身高1米83,各方麵條件相對來說都比較符合自己要求的一個男生。
仔細查看了對方的資料之後,秦子衿回複了站內信息,表示願意繼續溝通交流。
本以為很快就能收到回複,沒想到這一等就是一個星期,秦子衿都有些懷疑之前是否是自己的幻覺。
一個星期之後,秦子衿收到了對方的回複,卻讓她哭笑不得。
回信很短,隻有一句話:很高興認識你,希望我們能夠多多交流。
一般情況下像這種女生表示願意繼續交流,男生一般都會很積極,會主動提供自己的手機號碼,或者是微信、QQ號碼,這樣才能提高交流的頻率,畢竟沒有人會整天泡在相親網站上。
鑒於此,秦子衿再次猶豫了。
她雖然並不是一定要找一個多麼聰明的人,但也不能太過於木訥。
眼前的情況就是,她已經很明確地表示了自己有願意繼續交流的意願,但對方好像並沒有理解她的意思,隻回複了這麼一句可有可無的話,這讓她覺得,他們之間的溝通並不流暢。
要知道,在這個快節奏的生活環境之中,能夠做到聊天有共同話題,能夠抓住對方彼此話語之間的共通點,並能夠繼續話題,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但秦子衿也不想草率的就此來判斷一個人是否合適,於是她難得的耐心再次回複了對方,詢問對方什麼社交工具方便,可以在移動端上聊天。
隻是這一次,對方的回複再一次讓她感覺到了,什麼叫累覺不愛。
依然是簡短的一句話:我平常使用的比較多的是微信。
可是,同樣的依然沒有主動,寫上自己的微信號碼。
這個瞬間,秦子衿能想到的,隻有老家那種在收獲季節用來碾壓穀子的石磨,推一下,它就滾一下。
無奈之下,秦子衿又覺得有些好笑,心裏就生出了想要認識對方的感覺。
她想知道,這個被她比做老家石磨的男生,到底是怎樣的一個人。
於是她主動提供了自己的微信號碼。
這一次,秦子衿並沒有等很久,第二天就收到了對方的添加好友申請。
****,他的名字。
微信上的他,和在相親網站上的他,讓秦子衿認識到了兩種截然不同的性格。
真誠,熱情,幽默。
這讓秦子衿一度很是懷疑,之前在相親網站上的和現在微信上和她聊天的是否是同一個人,這之間的差距實在是太明顯了。
秦子衿覺得,自從她畢業之後,已經很久沒有和人聊天聊得這麼開心,這麼投機了。
俗話說,話不投機半句多,但是和****聊天卻從沒有這種感覺,相反,他們之間就仿佛久別重逢的朋友,有說不完的話。不僅如此,無論秦子衿說什麼,****都能夠接過話題,並反拋回來一個令她感興趣的點,這樣的聊天,自然是輕愉悅的。